为太近容易发现,先前他本拟厕身官兵其中,只是这队官兵谨小慎微,前行之时便亲自点过花名册,确保人数无误这才上路,所以他只有尾随。既使那傀儡门弟子刺杀摄政王他也未出手,因为不是时机,纵然出手也为时晚矣!更有过来朱世杰、莲姑和采薇姑娘当街刺杀这摄政王,也是未与插手,因为这时官兵本多,再加上后来九门提督卢照林所率之步兵,更是不易轻易出手,因为出手只怕便有不测之险,非但救人不成,反而身陷其中难以自拔,所以只有寻找合适的时机,方可一击奏效,否则便是无功。
傅传书本来好好走路,忽然天降其人,本来以为又是江湖上不顾生死的亡命之徒,可是仔细一看却是自己师出同门的师弟袁承天,心中是又惊又怒又悔又恨,心想这位师弟总是如影随行,坏他好事,而自己几次三番杀他不死,也许是他命不该绝,自己枉费徒劳,可是这位师弟不死终究是他心头之患,所以无论如何自己也要厮机杀他。
白一平见是袁承天劫囚车,刷地一声长剑在手,见袁承天分心便刺,因为这位采薇姑娘不可以被他劫走,否则此次非但无功,而且有罪,世子多福安如果得不到这位千娇百媚的采薇姑娘,只怕旧疾复发,那么多铎王爷必竟迁怒于自己,那么自己在王府之中的地位岌岌可危,所以他见袁承天劈了木笼囚车,自然心中大怒,是以剑刺其心,诛杀异己。袁承天也知这位终南剑派的掌门也是位功名心重的主儿,一心想着那荣华富贵和功名。他见白一平剑来,闪身而过,二指中出,轻弹剑身,只听铮地一声竟然将长剑弹开,这下着实出乎众人意料之外,本来众人见这袁承天竟以身犯险,胆敢以二指弹其剑柄——这样的举止行为太过大胆,他也不想想如果一招失手,反被人家长剑削去手指,岂不是得不偿失,这也是他艺高人胆大,别人只怕无人敢如此以身犯险。其实这倒不是袁承天逞技显能,因为他己权衡利弊,以出其不意手法将这白一平手中长剑弹飞,也是意料中的事,因为这白一平一向托大,自以为是,全然不把别人瞧在眼中,以为自己是一派掌门人,天下少有敌手,只是他却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正所谓:学无止境!
其实白一平之所以被袁承天二指弹飞手中长剑,皆因他太过托大,并且自以为是,所以疏于意识,这才当场出乖露丑,颇有颜面扫地之嫌。傅传书见师弟一指弹飞这白一平手中长剑,不知为何心中反而喜悦之感而无愤怒之意,大约见到别人出丑他心中便开心,因为别人的能为不能胜过自己,否则他心中便自在。
白一平也是反应的快,长剑甫一脱手,便左腿踢出,向着袁承天下阴狠狠而去,心想:这都你这无事生非的小子坏我好事,我今日岂能轻易饶过你,否则我也不用做人了。他似乎中了疯魔了般向着袁承天杀去。袁承天见他这样的泼风打法,知道他此时心智已失,如果任由一味强攻,只怕非走火入魔,经脉崩裂,死于非命,可是自己已无暇顾及,因为采薇姑娘还要自己相救,已然无暇顾及别的事。他回手一掌击退这白一平,跃身到了采薇身畔,伸手抓她肩臂,纵身向人少的地方冲去。
官兵见胆敢有人毁了木笼囚车,而且还要劫走这人犯,便自呼喝一声围拢去,刀枪齐出,向着袁承天杀去。袁承天自然明白不能恋战更加不能久留,否则清兵便会将自已和采薇姑娘二人围在垓心,自己到那时纵然有三头六臂,要想逃出生天只怕也难,因为好汉不敌人多,自己纵有万夫之勇,只怕也要被他们耗尽体力而竭不可,而今之计只有带同采薇姑娘先行而去,至于这位朱世杰和莲姑她们只有缓而图之,也不能急在一时。
傅传书这时撂下朱世杰他们的木笼囚车,向和他联手对付傀儡门的汉子道:“茅长老,他们先交给你……”“茅长老”三个字好巧不巧传入袁承天耳中,心由之一震,这茅长老莫非便是那玄天教中的茅元名不成?他回想一下,觉得不错,自己一路尾随这摄政王中途也见这姓茅的汉子联手和自己的大师兄傅传书对付那傀儡门弟子,武功招式确有他们教门的套路,只是当时并未觉察,而今回想果不其然,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而今得来全不费功夫”可说皇天不负有心人,碧儿的体内隐疾终于可以得救,这大约也是上天眷顾,否则也决不会这样巧合?
傅传书见这位昔日小师弟今日之神勇,异乎寻常,似乎拼命也似,全然不顾及自己身家性命,也要带着采薇姑娘杀出去,心想:自己要不要放他一条生路?可是当他抬头正见摄政王目光严厉地看来,似乎有话要说,却又不说,意思显尔易见是要他放手一搏,不能让这些朝廷乱党走脱,而且目光之中亦有殷殷期盼,因为他先前一见傅传书,但觉其俊逸潇洒颇有出尘之态,而且心中有大作为,反观自己的儿子多福安便不堪大用,只会风花雪夜,毫无作为,便心下有意收这傅传书为义子,只是他不知道多福安今日之所以有时疯癫不识别人,言语无状,皆是这傅传书所为,否则他真要将其碎尸万段,犹不解恨!傅传书见这位王爷期许的目光之中又带着严厉,便打消放小师弟走人的想法,心想:今日但教拿下袁师弟非但可以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