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9/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到三,从四到六,从七到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 复高邵麟书四 —

    好,印祖讲完「一句弥陀念诵听」以后,他又提出了一个办法叫「十念记数法」。前面的一句弥陀念诵听,它主要的是约都摄六根。但是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怎么使令这个净念相继?印祖又提出了一个「十念记数法」来说明,如何使令净念相继,我们看先看

    第一段「所谓十念计数者」先标出它的标题,第二段就说明它的内容。

    第二段「当念佛时」就在念佛的时候。

    「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这个十念计数法门,它是以十句为一片,就是你先把佛号十句取出来,当作一小片,由这十片来运作,这十片当中要念得分明,也应该记得分明。下面会说明怎么念、怎么记。到了十句以后呢,又从一句到十句,不可二十、三十,就是以十句为一个循环,当作一个十句的运作循环。「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印祖说你打坐的时候不要掐珠, 你经行的时候掐珠可以。你打坐的时候,心慢慢寂静,你手拨念珠,身劳神动,久则成病。身体在那边动,影响到你。身劳,你的神也会动,它在寂静当中,你七动、八动,久则成病,你会产生四大不调。这种因修行产生的四大不调, 吃药没办法的,这个要注意,身劳神动,久则成病。不能掐珠怎么办呢?印祖就告诉一个办法。

    「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前面的是一到十,就是你一口气把十句全念完,这是一个办法;这个有些人气比较长,可以做到。但是有些人的气不长,就分成两气,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一气;另外一个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就是第二气。就是把佛号这十句分成两段,两口气来念,从一到五,从六到十,这个时候,吸气是不念的,只有吐气才念。

    「若又费力,当从一到三,从四到六,从七到十,作三气念。」这个就是三三四,一般我们比较喜欢用的三三四。就是你先吸一口气,吸气的时候不要念,吐气的时候念三声、再三声、再四声。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时候要注意,你念完三声, 可能你的这个肚子里面还有气,要吐掉,吐掉以后再吸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再最后一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煞板的时候是四声。这个十念的三三四,它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因为它配合呼吸的关系,能够帮我们调气。印祖是看过《小止观》的, 《小止观》它说,我们气调不好,心很难安定下来、很难寂静。所以这样子,它在每一气里面放三声佛号,放三声,再放四声,使令我们的气,能够很顺畅的排出来。其实我们的气会不会顺畅,问题都不是在吸气,在吐气吐的不彻底。我看吐纳的书上说,我们一般都忽略了吐气,随便吐一吐就吸气,所以我们的气很浅,就是你气吐的不彻底。我们有这个三三四的方法,使令我们的气能够吐的非常的顺畅,这第一个。

    第二个,它能够构成一个韵调,三三四,三三四,你那个佛号念的没头没尾的,嘴里念你没有韵调很难摄心的,很难净念相继。所以这个地方它有韵调帮助我们摄心。

    「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一方面念,一方面我们知道念到第几声,然后听得清楚,这个时候,妄想就慢慢慢慢消灭掉了,一心不乱的功德,慢慢就能够成就。这个是用十念记数来帮助我们净念相继。

    我们看附表第六、「止观体性」。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印光法师文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nguangfashiwenchao/read/97/1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