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现成的,这件事情不要我们准备,名号的功德力也是现成的,我们真正要准备的就是「苟一念回心」,这句话要注意!是我们要去创造的,其它都是现成的。这就是我们能念的这一念心,要注意,虽然是本具极乐世界, 但是你不能颠倒,你颠倒就不能显现, 一定要 「苟一念回心」,这是我们平常要去创造的。这是约着我们能念的这一念心来说的。
(二)[所念]——名号功德力。
我们再看「所念」。我们所念的是名号的功德力,就是万德洪名,我们看蕅益大师怎么说:
「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名号是召德,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这句话怎么说呢?「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我们前面说过,佛陀的法身是遍满在法界当中,这件事情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佛陀的法身是无形无相的,我们凡夫的这个有所得的心怎么能够契入呢?佛陀的大悲心, 知道佛陀的法身我们没办法接触, 这个时候佛陀从法身当中创造一个名号,就是为实施权,为了达到这个真实的目的,安立一个方便。就是从这个清净的法身当中,他创造一个名号,这个名号,我们能够见闻觉知。一句弥陀念诵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这件事我们做得到,我们能够见闻觉知,所以佛陀就把这个万德,一切的功德放到这个名号上,就是这样子,为实施权。此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我们散乱称名,都是成佛的种因,念念都是一个成佛的种子。所以念佛不是落入九法界,它直接契入佛法界,虽然念力薄弱是一回事,但是它的本质是宝,这个地方要注意。如果我们能够念到「执持」,能够念到调伏烦恼,正念分明,那就是往生极乐世界而不退转。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所持的名号功德也不可思议。
古德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做一个开合。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庄严,有正报的庄严跟依报庄严,正报的身心:五种神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的身心的这种自在。依报庄严就很多:有国土的庄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种种的色声香味触法。在这个广泛的依正庄严当中把它浓缩,就是四十八愿;再把四十八愿浓缩,就是第十八愿、「十念必生」;再把十八愿浓缩,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 就是这样子的。
所以这个佛号的确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为什么呢?你未来的极乐世界功德怎么会有呢?就在你在佛堂当中念佛的那个当下,念念成就。所以大乘佛法的确不可思议。你说我念这句佛号, 这个佛号只是一个声音,是的!是个声音,但是他总持弥陀的功德,这句话你要小心,这个声音是不同的。所以佛陀的善巧,把他的功德力放在佛号的声相里面,你听到个声相,你就能够生起弥陀的功德出来,这个就是万德洪名。这个是约着,我们讲这个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能念的心力不可思议,所念的佛号,这个法力也不可思议,在念的当下,跟弥陀的第十八愿,念念的感应道交,佛力的加被力也不可思议,三力不可思议,感应道交,就是这样子,这个我们必须要清楚。不过这个地方,我们对于能念的心要注意,我们一定要对于娑婆世界的苦谛,要生起一个胜解,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我们再看二十一面,有关信愿的第二篇,请合掌。
【二】【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的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
— 复高邵麟书三 —
我们分成三段。前面的已经说过了,我们这一念的信愿是能感, 弥陀的大悲愿力是能应。但是这个信愿到底要修到什么标准,才能够跟佛感应道交呢?这个地方讲出它的量,看
第一段「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