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1/1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四面,乙四、禅净双修,理事无碍。

    这一科是正宗分的第四科,首先我们先解释标题禅净双修,先解释这个禅,这个禅具足来说,应该是翻成禅那。这个禅那它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静,就是寂静的静;第二个是虑,思虑的虑。

    什么是禅那的境界呢?就是他要能够静,就是我们内心当中,要专一的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明静不动叫做静,这个是跟定相应的。其次这个虑,就是正确的思虑,这个正确的思虑就是一种观,智慧,就是我们能够观察我空跟法空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能够观察到诸法的真实相的智慧叫做虑,所以这个虑是就着智慧来说。

    从这个意思就看出来,这个禅那里面的内涵是有定、有慧;有慧、有定,是一种定慧等持的境界。

    这个净指的是净土,这个地方的净土,指的是信愿持名,求生西方,就是一种修因证果,信愿持名是约因地的修持,求生西方是一种果地的证得。

    这个地方讲双修,什么能够双修呢?理事无碍,这个理指的是理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这个事指的事修,就是信愿持名,求生西方。当然这个理也可以说是前面的那个禅字,虽然禅是有定慧,但是多分来说还是以般若波罗蜜为主,般若波罗蜜。

    所以这个理是一种二空真如之理。我们的空性的理论,不要去障碍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虽然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也不要去障碍二空真如之理,这个叫做理事无碍。这两个法在我们内心同时的运转。一切法毕竟空,但是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虽然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还是观一切法毕竟空,这两个法在心中运转的时候是没有障碍的,彼此不互相障碍,这个就是理事无碍。

    这个地方我们分两科来说明:初、禅净之别。二、禅净双修。先说明禅跟净的差别的内涵,再说这两个应该如何的双修,先把这两个分开来解释,再合起来运作。

    先看第一个禅跟净的差别,我们请班长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乙四、禅净双修,理事无碍。分二:初、禅净之别。二、禅净双修。今初。

    丙一、禅净之别

    【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极情亡,彻见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是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相同。须细参详,不可儱侗。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好,我们加以解释。这个地方的大意,印祖他是分成两个内涵来说明。先说明什么是禅,什么是净土,再说明什么是有禅,什么是有净土。先看

    第一段,把这个禅跟净土的内涵加以差别。

    第一段分两科,先讲禅,再讲净土,先看第一科。「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

    这个是从教门的定义,什么是禅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本具,就是这个禅不是修习而来的,是我们,不管修行不修行,他就是具足。

    具足的禅是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印光法师文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nguangfashiwenchao/read/97/1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