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说着,他冲一旁的主持人问:“你知道嘛叫黄芽白吗?”

    主持人有些疑惑:“不就是普通的大白菜吗?我记得超市里就有啊?”

    “多可恨?黄芽白那能是普通的白菜吗?”

    曹琦昌斜着眼咴了声,才摇头晃脑的解释:“咱们津门的白菜打早就是出了名的,古时候京城吃的菜,都是津门种的。

    南运河你知道吗?那叫御河,旧社会那御河两边种的全是白菜,所以那时候都叫御河菜。

    津门白菜好在哪儿呢?得看叶子,一种是白麻叶,一种是青麻叶,用咱们本地话就叫白口和青口。

    要是讲究的吃家,吃白菜就吃青口,青口有讲究啊!

    好的青口那叫一根棍,核桃纹,小薄帮,菜筋少,开锅烂。

    我年轻那会儿过年屯白菜,那必须得屯青口白菜,价钱都比白口白菜贵二分钱呢!”

    “原来还有这种讲究?”

    主持人配合的捧场,跟着笑问:“那黄芽白菜呢?”

    “这个黄芽白菜啊,更有讲究。”

    曹琦昌说得起了劲,口沫横飞:“白菜这东西,外边儿的叶子老,里边的叶子嫩,而且外面的青,里面的黄,越往里剥就越黄。

    黄芽白菜就是青口白菜剥到里面的白菜芯儿,那是最嫩的,口感最好吃,你说是吧?小兄弟?”

    解释完后,他还不忘问姜聪一句,想让姜聪给自己佐证。

    姜聪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点头开口:“也对,也不对。”

    “诶?这倒霉孩子,多可恨?怎么就不对了?”

    曹琦昌瞪着眼,瞅着姜聪问:“我说的哪儿有毛病?黄芽白不就是青口白里剥出来的吗?”

    说话间,姜聪已经把白菜切完了。

    用菜刀当铲子,把白菜丝都盛进了一旁的小盆里,他才开口:“这是没错,不过黄芽白最关键的是避光,要用草帘捂着,让白菜内部渐渐黄化,才会形成最好的黄芽白。

    就像是捂韭黄一样,这种方式只有在秋冬之际才能种得出来,所以古代《南齐书·周颙传》里的周颙才会说,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菜中极品。”

    “哎呦?”

    曹琦昌吃惊的瞅着他,惊叹:“这孩子不得了哇!连这都知道?《南齐书》是嘛书?我都没看过,你是大学生吧?这文化水平不低啊!”

    “不是,我没上过大学。”

    姜聪抹了把沾在菜刀上的白菜丝,把盆中沥下的水倒了出来。

    “诶?”

    一旁的韩昭疑惑的挠了挠脑袋,不解问:“那既然是只有秋冬才能种,现在不是夏天吗?这黄芽白是哪儿来的?”

    这个问题同样是直播间很多观众的疑问。

    “对啊?秋冬才能种,怎么夏天就有了?”

    将水分沥干,姜聪冲洗着手,笑了笑:“我认识一个朋友就是专门种这种反季黄芽白的,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道鱼羊炙,蔡阑苦寻二十年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daoyuyangzhi0cailankuxunershinian/read/97/11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