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晨光里的领带结
清晨六点十七分,手机在枕头底下震动起来。不是预设的闹钟,是王太太的微信电话。我摸黑划开屏幕,她的声音裹着晨露的凉意钻进来:“小周,我孙子退烧了,上午九点去看阳光城那套朝东的房,你早点到。“
“好嘞王太太,我八点半就在小区门口等您。“ 挂了电话,天花板的裂缝在微光里像道浅褐色的伤疤。这是王太太这个月第五次临时改时间,上次说要去跳广场舞,上上次说猫丢了。每次我都得提前两小时出门,生怕迟到一秒钟的慌张,会像墨水洇进合同那样,晕染出不信任的痕迹。
爬起来穿衬衫时,发现袖口的纽扣掉了一颗。翻遍抽屉找到颗备用的,针脚歪歪扭扭地缝上去,线头吊在外面像条不安分的小尾巴。对着镜子系领带,打了三次才弄出个像样的结,镜中人眼下泛着青黑,胡茬扎得像野地里的狗尾草 —— 难怪王太太总说我 “不够精神“。
地铁里被挤成沙丁鱼罐头,公文包的棱角硌在肋骨上,疼得人龇牙咧嘴。旁边穿高跟鞋的姑娘踩了我一脚,没道歉反而翻了个白眼,鞋跟在我新买的西裤上留了个浅坑。我摸着那道月牙形的痕迹叹气,这裤子昨天刚上身,三百八买的,够买林小满家十二根法棍。
到店里时,林姐已经泡好了龙井,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得像朵绿云。“王太太爱喝豆浆,我让小张买了热乎的。“ 她推给我个保温杯,“她上次说你皮鞋旧了,我从家里找了盒鞋油,你赶紧擦擦。“
林姐的儿子跟我同岁,在设计院当工程师,她说:“你们年轻人都不容易,我儿子画图到半夜,头发掉得比我扫地的灰还多。“ 我捏着鞋油盒笑,原来每个行业的褶皱里,都藏着相似的疲惫,只是裹着不同的包装纸。
八点二十五分赶到阳光城,王太太已经站在小区门口,貂皮大衣在晨光里闪着油光,像块移动的琥珀。“小周来得挺早。“ 她接过豆浆,吸管戳了三次才扎透塑封,“我跟你说,这房子要是不满意,我可不会像赵老板那么好说话。“
我陪着笑点头,心里却在打鼓。这套朝东的两居室是林姐特意挑的,阳台能晒到整个上午的太阳,她说:“老人就喜欢亮堂地方,王太太老伴走得早,屋里暗了容易胡思乱想。“
进了屋,王太太没看户型,先摸了摸窗台:“这灰可不少,物业打扫不勤快啊。“ 又打开衣柜闻了闻,“有股霉味,是不是漏水?“ 我刚想解释是梅雨季节返潮,她突然指着天花板:“你看这裂缝,跟你上次带看的那套一样!“
其实那道缝是装修时的石膏线接口,我拿出手机拍的对比图,她扫了一眼就摆手:“别给我看这些,我眼神不好。“ 转身对跟着来的中介小李说:“小李啊,你觉得这房咋样?“
小李是隔壁店的,总爱穿着亮闪闪的西装,说话像打机关枪。“王太太您真有眼光,这房风水绝佳,前有照后有靠...“ 他唾沫横飞地吹了十分钟,把承重墙说成 “龙脉根基“,听得我眼皮直跳。
王太太听得眉开眼笑,转头问我:“小周你怎么不说话?是不是没底气?“ 我攥着公文包的手出了汗,想起林姐说的 “真诚比套路管用“,硬着头皮说:“王太太,这房确实朝东,但厨房窗户对着楼道,炒菜时油烟不好散,您要是爱做饭,可能得装个强排油烟机。“
小李在旁边使劲瞪我,王太太却愣了愣,突然笑了:“你这孩子,倒实在。“ 她掏出计算器敲了半天,“价格能不能少两万?我孙子要学钢琴,得买架二手的。“
签意向书时,小李的脸绿得像青菜。王太太拍着我的肩膀说:“就冲你实诚,我不在他那儿买。“ 走出小区时,阳光正好照在阳台,王太太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个孤独的感叹号,却透着股释然的暖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