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分类桶里的暖 (2/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料瓶,袋子上还沾着点面粉,是早上帮老伴揉面时蹭的。刘美娟接过袋子,先放在地上,蹲下来把瓶子一个个掏出来,捏住瓶身中间用力捏扁,“爷爷您看,捏扁了能省地方,回收车一次能多装几十斤,咱们社区攒够了还能换绿化基金,给广场装新路灯”。她把捏扁的瓶子放进蓝桶,还拿起一个举到王爷爷眼前,教他认桶上的卡通画:“您记着,画塑料瓶的就是蓝桶,没错,下次您分错了也没事,我帮您改”。王爷爷学得认真,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把 “捏扁瓶子” 四个字记下来,字写得歪歪扭扭,却记了满满一页。

    李婶提着厨余袋来,袋子底部有点湿,是汤渍渗出来了。刘美娟赶紧从帆布包里掏出加厚袋,接过李婶的袋子小心地倒进新袋子里,“婶您这袋太薄,下次用我留的加厚袋,你看上次漏的汤渍,清理起来多麻烦,还招苍蝇”。李婶要给钱,刘美娟却摆手,把旧袋子叠好放进灰桶,“不值钱,街坊帮忙应该的,您下次多帮我留意着,有人乱投垃圾喊我一声就行”。李婶笑着答应,从口袋里掏出双灰色毛线袜,塞进刘美娟手里,“给你织的,你总在分类点蹲着,脚凉,穿上暖和”,袜子上还绣了个小太阳,是李婶用红毛线绣的,说 “添点喜气”。

    遇到赶时间的年轻人误把电池扔进厨余桶,她不喊也不指责,而是快步追上去,从包里掏出张画着电池的小卡片。有次小张赶地铁,把装电池的塑料袋扔进了绿桶,刘美娟追了半条街,喘着气把卡片递给她:“姑娘你看,电池里的汞会污染土地,得放红桶里,我给你张卡,贴在钥匙上,下次就记着了”。小张不好意思地接过卡,转身把电池放进红桶,刘美娟还笑着补了句:“没事,谁都有忘的时候,你下次分对了,就是帮我大忙了”。

    老伴大多时候安静地坐在分类点旁的小凳子上,凳子是社区送的,蓝色塑料的,刘美娟在上面铺了块碎花布,是她年轻时的围裙改的。他手里总攥着张分类卡,卡上画着他和刘美娟一起分垃圾的场景 —— 是孙子去年画的,背面写着 “2023.10 陪阿婆分垃圾”,字旁边还画了个小爱心。有次老伴突然站起来往社区花园走,刘美娟发现时人已经没影了,她在分类点急得哭,声音都哑了,手里还攥着没记完数据的笔记本。街坊们放下手里的活帮着找,王爷爷拄着拐杖在花园里喊,李婶在单元楼里敲家门,小张骑着电动车在周边转,最后在花园的长椅上找到他 —— 手里还攥着那张分类卡,见了刘美娟就笑:“娟娟,等你分垃圾”。那天她抱着老伴蹲在分类点,眼泪掉在蓝桶上,却还是从帆布包里掏出便签本,把当天的分类数据记完才回家,记的时候左手腕疼得厉害,时不时停下来揉一揉,老伴就用能动的右手帮她捏手腕,动作轻得像怕碰疼她。

    上午 10 点督导结束,她会牵着老伴来便利店买馒头,每次都买两个,一个肉包给老伴,一个白面馒头自己吃。肉包要刚出锅的,她说 “爷爷牙口不好,热包子软和”;白面馒头要放凉了再吃,说 “凉馒头扛饿,下午还能分垃圾”。路过分类点时,她总会回头看一眼,确认四个桶盖都盖好,“天热,不盖好招苍蝇,街坊路过也难闻”。有次她发现灰桶盖没盖严,特意走回去盖好,还从包里掏出消毒湿巾擦了擦桶盖,“刚有人扔了沾油的纸巾,擦干净别人才愿意碰”。

    王爷爷总把攒的塑料瓶整理好,用绳子捆成一摞放在分类点旁,瓶身都按刘美娟教的捏扁了,还按颜色分了类 —— 透明的一摞,有色的一摞。“美娟,我都按你教的分好了,你直接叫回收的来拿就行,不用你动手”,他每次都这么说,还会在旁边放张纸条,写着 “共 32 个,15 个透明,17 个有色”。刘美娟每次都要数一遍,数完跟王爷爷说 “对,爷爷分的没错”,王爷爷就笑得像个孩子,说 “下次我还分”。

    小张周末不上班,会来帮她整理分类数据。她把刘美娟手写的笔记输进 Excel 表格,还做了个彩色统计图,“刘姨,你看,这个月可回收物比上个月多了 50 斤,说明大家都会分了”。刘美娟学得很认真,笔记本上记满了快捷键,“Ctrl+C 是复制,Ctrl+V 是粘贴”,字旁边还画了个小剪贴画,怕自己记混。小张就把快捷键写在便签上,贴在她手机背面,“刘姨,你想不起来就看手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chengqianmian0wodewuxianchuanyuelu/read/97/13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