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庚戌土断,五斗米道 126:车武子谏言利弊,司马丕祭天修政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车胤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博闻强识,江南名士,有何见解,尽管说来,朕洗耳恭听。”

    车胤道:“百官不愿迁都,并非顾忌桓温,而是顾忌江东家业。”

    “哦?”晋帝司马丕一听这话,理论倒是新颖,多少年来都是桓温效仿曹操,想借迁都之事,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今说法变了,司马丕道:“迁都洛阳,与百官家业又有何牵连,请武子先生细言。”

    车胤道:“自迁都建康,中原流民陆续南迁,起初朝廷囊中羞涩,难以赈济。王、谢、庾、郗等各大世家,收纳流民,寄居门下,自成势力。这些流民因无户籍,被称作白籍,依附士族之下,因无户籍,既不需缴税赋,也无需从兵役。只需供奉各大士族些许税租,便可逃税逃役。”

    “卿家接着讲。”

    “长此以往,各大士族越养越富,而朝廷立国江东几十载,户籍不变,人丁不增,税赋不长,惟有战乱连年不休,使得朝廷越熬越穷,士族越养越望,以至于富可敌国。”

    “原来如此,这又与迁都何干?”司马丕问。

    车胤道:“一旦迁都中原,流民返回原籍,各归故土,谁还依附士族世家?各大士族,也就吃不到白籍的税租。正因如此,各大世家宁可养着白籍流民供奉自己,也不愿迁都中原,自食其力。”

    “听先生之言,涤清肺腑,如拨云见日,令朕茅塞顿开,万没想到朕的文武百官,竟是养了一群懒货,朝廷的一群蛀虫。”

    晋帝司马丕这才明白,怪不得百官不愿迁都,有众多没户籍的流民,奉养官宦,大量皇粮国税都流进世家士族的腰包,士族锦衣玉食,难怪满朝文武偏安一隅,乐不思蜀,无心北伐。

    司马丕道:“既然不能迁都,朕想除弊立新,让流民入籍,皇粮国税,人人平等,一扫陋习。”

    “皇上远见卓识,微臣钦佩。”

    “可是推行革新,势必有个令人信服说法,武子先生,追随桓大都督,见识过人,足智多谋,还望赐教。”

    车胤道:“微臣夜观天象,三日之后,有天狗食日。”

    “天狗食日?”

    “正是,自古天狗食日,遮阳蔽日,意指民间有难,视做凶兆,陛下何不以此为由,推行革新。”

    “这个噱头,来的极妙,多谢先生赐教。”车胤借着此番进京,陈述政见,流民入籍的主张,让司马丕深感一针鸡血,直击弊端,大为赞赏。

    ......

    三日之后,车胤已返回荆州,晋帝司马丕在皇城外紫金山大会百官,紫金山上,高筑一座祭天台,黄罗伞盖,条案焚香,香火不熄。

    这日正逢天文奇观,天狗食日,晋帝司马丕摆设炉案,祷告祭天,祭天之后,君臣一齐恭候天狗食日。所谓天狗食日,便是日食,古时候此等奇观,视为凶兆。为祈求天平,君主臣公,不得不祭上苍,恭行大礼。

    果然,日食出现,众人皆惊,晴天碧日,渐变残阳晚霞,文武大臣,惊叹不已。司马丕道:“天狗食日,乃是凶兆,预示民间有难,诸位卿家,有何见解?”

    丞相司马昱道:“陛下所言,莫非担忧天灾?”

    “非也。”

    大将军庾希道:“陛下之意,难道说有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烟雨东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anyudongjin/read/97/24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