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金蝉脱壳隐佛堂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简单的行装,最重要的,是那本记录着线索的杂记本和几支特制的细笔,被她小心地藏在贴身衣物内。午后,果然来了一个面容陌生、神情肃穆的老太监,验过调令文书后,便一言不发地领着沈青澜朝着西苑方向走去。

    一路穿宫过院,越走越是僻静。朱红宫墙逐渐斑驳,琉璃瓦顶也失了光泽,往来宫人稀少,且多是低头匆匆而行,透着一股暮气沉沉。与内司衙乃至长春宫附近的繁华喧嚣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西苑佛堂坐落在一片松柏掩映之中,青砖灰瓦,显得古朴而肃穆。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偶尔传来几声悠远的钟磬之音,更添静谧。领路的老太监将沈青澜交给一位须发皆白、眼神却依旧清亮的陈嬷嬷后,便默然离去。

    陈嬷嬷打量了沈青澜几眼,声音沙哑却平和:“来了就好。佛堂清苦,活计琐碎,但求心静。你的住处就在佛堂后的小院里,与老身毗邻。平日主要负责整理西侧藏经阁的书籍,按时清扫佛堂,记录香火供奉。无事不得随意出入,可能做到?“

    “奴婢能做到,定当尽心竭力。“沈青澜恭敬回答。她看得出,这位陈嬷嬷并非寻常宫人,眼神通透,气度沉静。

    陈嬷嬷不再多言,领着她熟悉了一下佛堂环境和藏经阁。藏经阁内书架林立,典籍浩繁,虽有些积尘,却整理得井井有条。这确实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计,也正合沈青澜的性子。

    安顿下来后,沈青澜站在小院中,仰头望着被古树枝丫分割开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这里虽然偏僻简陋,却让她感到了久违的安宁。她知道,这安宁是萧景玄为她争取来的,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避风港。

    她必须利用好这段时间,不仅是为了避祸,更是为了积蓄力量。藏经阁中那些佛经典籍,或许并非她追查的目标,但这幽静的环境,正适合她梳理已有的线索,思考下一步的行动。同时,她也要做好佛堂的份内事,不惹人注目,真正将自己“隐藏“起来。

    是夜,她在油灯下,再次翻开那本杂记本,将之前发现的关于香囊、苏合香、吴太医、刘保等所有线索,重新梳理、串联,试图找出可能被忽略的细节,或是推断下一步调查的方向。她知道,萧景玄在外面的布局定然紧锣密鼓,她不能完全置身事外,至少要确保自己掌握的信息,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

    就在沈青澜悄然隐入西苑佛堂的同时,一场由萧景玄亲手点燃的风暴,终于在朝堂之上掀起了波澜。

    齐王萧景琰,在“历经艰辛“、“偶然“获得了那份指向刘保与长春宫的“精要版“密奏后,果然如萧景玄所料,如获至宝。他并未立刻发难,而是暗中又搜集了一些旁证,确认了密奏内容的可信度后,选择在一个例行朝会的日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突然出列,慷慨陈词。

    他并未直接指控淑妃,而是将矛头直指内务府副总管刘保,痛斥其利用职权,勾结太医署,通过隐秘渠道获取宫中禁用之***材,行为诡秘,居心叵测!更指出刘保与长春宫过往从密,其行为恐与多年前端懿皇贵妃病逝旧案有关,请求陛下彻查,以正宫闱,告慰皇贵妃在天之灵!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端懿皇贵妃之事,虽已过去多年,但因其死因蹊跷,且涉及当时最受宠爱的皇子之母,一直是宫中禁忌话题。如今被齐王当朝揭开,无异于投下一块巨石!

    龙椅之上,永和帝的面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目光锐利地扫过跪地陈词的齐王,又瞥了一眼站在百官前列、脸色微变的太子,以及几位神色各异的王氏一族的官员。

    “齐王,你所言之事,关系重大,可有实证?“永和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儿臣不敢妄言!“齐王双手呈上那份“精要版“密奏及部分旁证,“所有证据在此,请父皇御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燕宫阙:凰途逆袭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angongque0huangtunixi/read/97/5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