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外面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刚才好像听到侍卫说,言官们被打进诏狱了。”
赵稚摸了摸她的头,柔声说:“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些大臣对这桩婚事有不同的看法,跟你父皇争辩了几句。你父皇脾气不好,罚了他们几下,过几天就没事了。”
“真的吗?”赵风雅有些担心,“他们是不是不喜欢我嫁给徐凤年?是不是觉得……我给皇家丢脸了?”
“胡说什么呢。”赵稚握住她的手,“你是父皇和母后最疼爱的女儿,是大靖的公主,嫁给谁都不丢脸。那些大臣,只是担心你去北境受苦。”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风雅,母后知道,让你嫁去北境,委屈你了。但你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去的。你带着父皇的期望,带着大靖的安宁,带着无数百姓的安稳。你是去做大事的。”
赵风雅看着母后坚定的眼神,心里忽然安定了许多。她点点头:“母后,我知道了。我不会让您和父皇失望的。”
“好孩子。”赵稚欣慰地笑了,“过几天,母后带你去库房挑嫁妆。想要什么,尽管跟母后说。咱们皇家的公主,嫁过去就要风风光光的,不能让北椋的人看轻了。”
“嗯。”
母女俩又说了会儿话,大多是关于北境的风土人情。赵稚仔细叮嘱她,到了北境要注意保暖,要跟徐凤年好好相处,要有公主的气度,也不能受委屈。
赵风雅听得很认真,把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她知道,自己这一去,就再也不是那个可以在御花园里放风筝的小公主了。她肩上,扛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等赵风雅回房休息后,赵稚独自坐在偏殿里,看着那幅北境舆图。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宫灯一盏盏亮起,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她拿起一支金笔,在舆图上圈出北椋王府的位置,轻轻叹了口气。这场联姻,到底是对是错,她也不知道。但她知道,为了这江山,为了这天下的百姓,总得有人做出牺牲。
而她的女儿,就是那个勇敢的牺牲者。
夜深了,紫宸殿的烛火依旧亮着。赵淳坐在御座上,看着周显从北椋发来的第二封急报。上面说,徐骁看到朝廷的联姻旨意后,很高兴,亲自去马场挑选了一百匹最好的战马,作为回礼。
赵淳看着那行字,忽然笑了。徐骁越是表现得恭顺,他心里就越清楚,这头老狐狸,绝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但他别无选择。
他拿起朱笔,在急报上批了两个字:“准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