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你想好了吗?”
赵风雅咬着唇,半天没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母后,我想好了。我愿意嫁给徐凤年,去北椋。”
赵稚有些惊讶,随即欣慰地笑了:“你不后悔?”
“不后悔。”赵风雅摇摇头,“我是大靖的公主,能为父皇分忧,为江山社稷出力,是我的荣幸。再说,我也想去看看北境的风光,看看那里的草原和骏马。”
赵稚的心里一阵酸楚,又一阵骄傲。这孩子,虽然从小娇生惯养,却有着皇家子女的担当。她轻轻握住赵风雅的手,说:“好孩子,委屈你了。到了北椋,要是受了委屈,就给母后写信,母后一定为你做主。”
“嗯。”赵风雅点点头,眼睛里泛起了泪光。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匆匆走进来,躬身道:“娘娘,公主,太子殿下求见。”
赵稚和赵风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太子这个时候来,十有八九是为了联姻的事。
“让他进来吧。”赵稚沉声道。
不一会儿,太子赵篆就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常服,脸色依旧有些难看。
“儿臣参见母后,参见七妹。”赵篆躬身行礼,语气里带着一丝疏离。
“太子免礼。”赵稚淡淡道,“你来找哀家,有什么事吗?”
赵篆看了赵风雅一眼,开门见山:“母后,儿臣听说父皇要把七妹嫁给徐凤年,可有此事?”
赵稚点点头:“确有此事。这是陛下的意思,也是为了江山社稷。”
“为了江山社稷?”赵篆冷笑一声,“母后,您怎么也跟着父皇糊涂?徐凤年是个纨绔子弟,北椋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与他们联姻,无异于与虎谋皮!”
“太子慎言!”赵稚的脸色沉了下来,“徐凤年是北椋世子,将来要继承北椋王位的。他的好坏,不是你一句话就能定论的。再说,与北椋联姻,是为了稳住北境,让朝廷能腾出手来对付北狄,这是长远之计。”
“长远之计?”赵篆不以为然,“母后,您太天真了。徐骁是什么人?他是一只老狐狸,一旦让他缓过劲来,后果不堪设想。儿臣已经草拟了‘削藩十策’,只要推行下去,不出三年,就能彻底解决北椋的问题。”
“削藩?”赵稚叹了口气,“太子,你太心急了。北椋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现在北狄虎视眈眈,朝廷要是再与北椋反目,后果不堪设想。”
“母后!”赵篆有些激动,“您怎么也护着他们?难道您忘了,当年北椋铁骑是怎么逼死三皇叔的吗?难道您忘了,北椋每年要消耗朝廷多少军饷吗?”
提到三皇叔,赵稚的脸色变了变。三皇叔是先皇的弟弟,当年因为与徐骁政见不合,被北椋铁骑逼得自尽身亡,这是她心里的一根刺。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赵稚沉声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江山社稷,是天下百姓。与北椋联姻,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我不认同!”赵篆固执地说,“母后,儿臣恳请您劝劝父皇,收回成命。七妹金枝玉叶,不能嫁给徐凤年那个纨绔子弟,更不能去北椋那个苦寒之地受苦!”
赵风雅站起身,看着赵篆,轻声说:“大哥,我愿意去北椋。我觉得父皇和母后说得对,为了江山社稷,我愿意付出。”
“七妹,你……”赵篆没想到赵风雅会这么说,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