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东宫议国策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太子的诘难,两头不讨好。可君命如山,他没有选择。

    “好。”赵淳扶起他,“朕给你三个月时间,去北椋,把事情敲定。需要什么人手、物资,尽管跟朕开口。记住,此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臣遵旨!”

    从紫宸殿出来时,天已经大亮。朝阳透过云层洒下来,给琉璃瓦镀上了一层金辉。周显站在丹墀上,望着远处的东宫方向,轻轻叹了口气。他仿佛已经能想象到,太子得知此事后,会是怎样的雷霆震怒。

    东宫的文华殿里,气氛果然如周显所料,凝重得像要滴出水来。

    太子赵篆穿着一身明黄色常服,坐在紫檀木书案后,手里捏着一本《资治通鉴》,却半天没翻一页。他今年二十五岁,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年轻人的锐气,只是此刻脸色铁青,眼神里燃着怒火。

    “你们都听到了?”赵篆把书往案上一摔,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父皇竟然要把七妹嫁给徐凤年那个纨绔!还要让周显那个老狐狸去北椋说和!这是把我大靖的脸面,往地上踩!”

    站在他面前的,是三位心腹大臣——吏部侍郎张敬之,御史中丞李默,还有翰林院学士王彦。三人都是太子一手提拔起来的,主张削藩,与太子的政见不谋而合。

    张敬之是个干瘦的老头,此刻却义愤填膺:“太子殿下息怒!陛下此举,实乃不妥!北椋拥兵自重,早有不臣之心,徐骁更是豺狼之辈,与其联姻,无异于与虎谋皮!”

    李默也附和道:“张大人说得对!隋珠公主金枝玉叶,岂能嫁给徐凤年那个只会斗鸡走狗的草包?这要是传出去,天下人都会笑话我大靖无人!”

    王彦相对沉稳些,皱着眉道:“殿下,依臣看,陛下此举,怕是有深意。这几年北境不宁,北狄频频叩关,陛下或许是想借联姻稳住北椋,腾出手来对付北狄。”

    “稳住北椋?”赵篆冷笑一声,“徐骁那老狐狸,岂是联姻就能稳住的?他巴不得朝廷对他放松警惕,好趁机扩张势力!等他羽翼丰满,再想削藩,就难如登天了!”

    他站起身,在殿内踱来踱去,明黄色的常服在晨光中晃动:“我草拟的‘削藩十策’,已经快成稿了。其中第五条,就是要收回北椋的盐铁经营权;第七条,是将北椋铁骑的编制缩减三成。这些都是釜底抽薪的法子,只要推行下去,不出三年,北椋就会变成一只没牙的老虎!”

    张敬之叹了口气:“可陛下现在要联姻,这‘削藩十策’,怕是……”

    “怕什么?”赵篆打断他,眼神锐利,“父皇是一时糊涂,被徐骁的岁贡迷了眼。等我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说清楚,他一定会改变主意的!”

    李默迟疑道:“殿下,陛下的脾气您是知道的,一旦做了决定,很难更改……”

    “难更改,也要改!”赵篆的语气斩钉截铁,“我是大靖的太子,将来要继承这江山的!我不能看着父皇犯下错误,让北椋成为心腹大患!”

    他走到书案前,拿起纸笔,飞快地写了起来。墨汁在宣纸上晕开,笔走龙蛇,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锐气。

    “王学士,”赵篆头也不抬地说,“你立刻去翰林院,召集所有编修,把北椋近十年来的军饷账目、兵力调动、边境冲突,全都整理出来,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臣遵旨!”王彦躬身应道。

    “张大人,”赵篆又道,“你去联络六部的同僚,尤其是兵部和户部,让他们做好准备。一旦‘削藩十策’推行,需要他们鼎力支持。”

    “臣明白!”张敬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xuezhonghandaoxingzhiwozhaoxun0buzuopaohui/read/97/11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