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方默:速胜论、决战论要不得(10.6加更一)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是后勤。

    他们的重兵集团,只能围绕着港口和铁路线活动。

    兵员方面,自己虽然在金陵打掉了他们几万老兵,但鬼子的人力池还很充足。

    那些退役回乡的“在乡军人”,稍微训练一下,拉上来就能充当中坚骨干。

    他们的常备师团、特设师团,架子都在,补充起来快得很。

    工业更是没法比。

    鬼子损失的飞机、大炮、坦克,国内的工厂可以源源不断地造出来。

    而大夏呢?

    想到这,方默的目光扫过眼前这几位同僚。

    中央军最精锐的调整师,像36、87、88师,那些经过长期训练、装备精良的老兵,在沪上几乎打光了。

    后面的补充兵,无论是训练还是战斗意志,都差了一大截。

    这样的种子部队,损失了,就真的很难再补充起来了。

    工业方面,唉……

    即便是靠着自己的抽奖系统,在金陵这一个多月的血战中,后续初级、中级池的抽奖奖励也主要是在填补战损,维持部队不垮,弹药不至断绝。

    想要扩军?

    难啊。

    战斗中,不仅人会牺牲,武器也会损坏。

    机枪打红了枪管,火炮炸膛了,或者是毁坏于鬼子的炮火之中,这都是常事。

    白党那边的兵工厂,产量就那么点,质量还参差不齐,指望他们补给是不现实的。

    西方的军购渠道,现在也被鬼子看得死死的。

    只剩下北边毛熊的援助了,可那也是杯水车薪,还得看人家脸色。

    自己这边,偶尔有多余的缴获鬼子武器,私下里换点大洋,补贴一下弟兄们,也就这样了。

    再次吃下一颗花生,方默想起另一个时空那篇著名的文章。

    终究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啊,这是一场全面的战争,是两国国力的总较量。

    抗战必然是长久的,任何速胜的想法,都是危险的。

    方默端起茶缸,喝了一口已经微凉的茶水,润了润嗓子,这才开口,语气平静:

    “邱兄,王兄,孙兄说的都有道理。鬼子是要打疼,但指望几场会战就让他们退兵,恐怕不现实。”

    他顿了顿,组织着语言,既要点明关键,又不能说得太未卜先知。

    好在,他是知道结果,倒推原因进行分析。

    众人都闭嘴不言,纷纷看向方默。

    “鬼子……其战争潜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别的不说,就说其兵源。”

    方默用手指蘸了点茶水,在粗糙的桌面上划拉着。

    “他们国内,十八岁到二十二岁,最适合当兵的男子,比例很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xuezhansonghucongchoudaojingchajudaoyongbingbaiwan/read/97/25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