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默告辞离开。
坐在返回驻地的车上,他看着窗外萧瑟的冬景和仓惶的人群,心情沉重而又充满决绝。
距离历史上那座城市陷落的日子,12月12日,还有一段时间。
他不知道民国时的金陵作为首都一共有多少百姓,但想必100万是有的。
穿越前,还上学那阵,方默所在的学校是组织过放映有关金陵的纪录片的。
他大概记得,由汉斯西门子公司代表约翰先生为首的外国友人,组建的安全区一共庇护了大约25万的百姓。
那么他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将其余百姓,在鬼子进城前,全部迁移出金陵城,哪怕不择手段!
现在,他有了新的军级编制,有了承诺的一万新兵和装备,有了自己系统中储存的大量功勋值和武器弹药,还有一支身经百战、绝对忠诚的核心部队——独立21旅。
更重要的是,他提前知晓了历史的走向和某些人的真面目。
“那就让我方默,在这金陵古城,和鬼子血战到底吧。”
回到驻地的方默,下车后,看向阴雨绵绵的天空,喃喃自语道。
“至少,要战到最后一位百姓安全离开。”
-----
金陵,铁道部大楼。
这里临时被征用作为金陵卫戍司令部的所在地。
一间宽敞的会议室内,将星云集。
长条会议桌的首位,端坐着新任金陵卫戍司令长官——唐将军。
他年近五旬,身穿笔挺的上将制服,脸上带着一种长期赋闲后突然被委以重任的振奋与矜持。
此前多年,他一直担任着军事委员会执行部主任之类的闲职,远离权力核心。
如今一朝权柄在握,执掌首都防务,自然是意气风发。
方默坐在下首,冷眼旁观,心中暗自腹诽:
这真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只可惜,这权力背后,是千斤重担和数十万军民的生死。
但没办法,谁让人家是最高统帅钦点的司令长官呢?
资历和级别摆在那里。
唐将军清了清嗓子,站起身,走到墙上悬挂的巨大金陵城防地图前,拿起指挥棒,开始了他的慷慨陈词。
“诸位同袍!” 他的声音洪亮,试图提振士气,“目前,倭寇之前锋虽已逼近江阴,但我江阴要塞依旧巍然屹立!”
指挥棒重重地点在长江下游的江阴位置。
“要塞装备有从汉斯进口的150mm、88mm大口径岸防炮,威力巨大,足以封锁江面。我守军将士亦同仇敌忾,必能予敌重创。”
“据本部判断,倭寇至少在12月之前,绝无可能突破江阴防线。因此,我们还有最后,也是最宝贵的一周时间。”
他的指挥棒转向金陵城防图,语气变得更加激昂: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