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此幸是牛王留力,若是牛王多使一些法力,这伙强人定性命不保。
牛魔王说道:“魑魅魍魉,还不速速退去!若是不退,老牛我定要了你等性命!”
那伙强人见牛魔王这般神威,如何还敢停留,惊恐万状,四散而逃,暂是不提。
牛魔王将那伙强人驱散,正要转身招呼真人前来,但其转头一看,却见着真人已是走近,行往那汉子身边。
真人拜礼说道:“天蓬真君,许久不见,却不曾想今时在此处与真君相见。”
牛魔王闻听其名,心下大惊,不曾想是这位煞神,此教他有些畏惧,但天下妖邪闻其名,纵然为善,亦难免生出三分惊惧,盖因此主,只杀不渡。
天蓬真君回礼说道:“我亦不曾想在此处遇着真人,但我因事下界,使个变化,瞒不过真人法眼,多谢真人替我驱散烦扰。”
真人说道:“谈何谢字,便是无我,以真君本领,定能轻易驱散烦扰。今故人相逢,真君可能与我同去讨杯酒?”
天蓬真君说道:“真人相邀,自无不可,但自诞辰大会来,你我便不曾相见,今时相见,自当饮酒同乐,以叙旧情。”
真人问道:“可会误事?”
天蓬真君摇头说道:“误不得甚,无碍。”
二人谈说之间,便朝着城中酒肆而去,不消一时三刻,二人便是入了一酒肆,点了些许酒菜为用,但店家看他二人眼神怪异,隐似强人,幸是牛王站于身后,教店家不敢冒犯。
二人于酒肆之间谈说,叙旧交好,欢欢喜喜,言说妙处,二人俱是抚掌称妙,二人心中都有慈悲,然则慈悲不同,道亦不同,真人以‘求人不如求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慈悲,真君则是不然,以‘只杀不渡,以杀止杀’为慈悲。
二者虽有不同,但终是归于‘慈悲’。
许久之后,天蓬真君起身,说道:“今日与真人谈说,教我十分喜说,但我尚有要事去为,来日闲时再与真人谈说。”
姜缘相送,问道:“真君何为,可须我相助于真君?”
天蓬真君摇头说道:“些许小事罢,怎可劳得真人动手?此事说来,乃是一人心之事也,若是真人愿知得,我自可与真人言说。”
姜缘笑道:“愿闻其详。”
天蓬真君从腰间取出一尺,问道:“真人可知此物为何?”
姜缘低头一看,说道:“长一尺二寸,此应阴阳历法,宽一寸二分,取八节之意,厚八分,此应四季。传闻天蓬真君手中有诸多宝贝,但有一宝,名为‘天蓬尺’,其有莫大神威,指山山裂,指海海竭,更有量鬼驱魔之效力,便无法力,持定天蓬尺而量妖邪,每量一尺,妖邪即缩一尺,至消亡。此宝当是天蓬真君手中天蓬尺也。”
天蓬真君含笑点头,说道:“真人好眼力,此宝正是天蓬尺。不瞒真人,我此行而出之事,便与此天蓬尺有所关系。”
姜缘有所不解,问道:“但人间之事,与此仙宝,有何干系?”
天蓬真君说道:“真人有所不知,但昔年我持此宝行走人间,见着人间疾苦,妖祟作祟,而修行之人,难以胜之,多以布法坛,而法坛教妖祟所毁,我见之无有甚合适法子,便教天下修行之人制天蓬尺之法,但其刻制天蓬尺,他有七分修行,我有三分感应,降力于天蓬尺,助其降妖驱魔,以天蓬尺之能,天下修行人但持之,等闲妖邪俱非其敌手,便是有不敌之人,以天蓬尺镇法坛,亦可教其不受侵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