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请你归位。既闻你言未曾功成,朕不勉强。”
姜缘拜得大礼,说道:“小仙拜谢陛下。”
玉帝遂使姜缘离去,在其离去前,赏其金花御酒,并准其功成时,只道上表于天,定有天仙对对相迎,以接其归位。
姜缘不胜感激,三拜与玉帝,方是离去。
……
太白金星相送姜缘回了兜率宫。
姜缘入兜率宫中堂,再见老君。
老君笑着相召姜缘,往丹房去,不曾多问。
穿过宫殿座座,行至座座丹房前,老君止步,指定前方,说道:“此处有丹房多座,各有不同也。”
姜缘张望问道:“老君,外丹效力各有不同,故丹房多座?”
老君颔首笑道:“然也。外丹与内丹有相似之处,但其中关键之处,却有不同,广心,内丹七步,作是何等?”
姜缘站定答道:“乃立鼎,采药,火候,烹炼,温养,交媾,九转成丹也。”
老君道:“外丹亦然,然则其有讲究之分,你且随我来。”
说罢。
老君往座丹房行去,姜缘紧随其后。
行入丹房,但见丹房内,忙忙碌碌,那架火的童儿,运火扇起锻炼,看炉的道人紧盯着炉内,那拉风闸的仙官,一刻不停。
老君使姜缘张望,待其望毕,复使真人往下一座丹房去,如此反复,行足五六座丹房,出了丹房,行至中堂。
老君使姜缘落座,方是问道:“广心,可有所得?”
姜缘沉吟良久,说道:“老君,外丹与内丹有相似也。内丹者,重于三点,是以立鼎,采药,火候也,我方观外丹同理。”
老君道:“怎说?”
姜缘答道:“我方见座座丹房,其丹炉各有不同,或以金制,或以银制,或以金钢,其高低尺寸亦有所不同。再者火候,有架火的,拉风的,俱严阵以待,其皆为火候而备。采药者,乃丹中之重,自不必言。”
老君挽掌笑道:“广心了得。正如你所言,外丹亦同此三者为重,鼎炉有高有低,材质不同,炼制外丹有细分,若是用错,必为剧毒之物。如炮制金丹,必亦锟钢炉鼎。炉鼎以三六之数为用,功高者,以三丈六,功浅者,以三尺六,如此鼎炉,方可炼金丹。再者鼎炉必为八孔,以出风,进风。”
姜缘切切记下,拜礼道:“多感老君传授。”
老君道:“莫谢太早,鼎炉乃重中之重,尚未讲尽,立鼎,此步你怎行?”
姜缘答道:“老君,乃引天地之气,于脐下一寸三分处,立金鼎玉炉也。”
老君笑道:“外丹道立鼎,与内丹有所不同,炉鼎者,乃需在炉上架鼎,需安放平稳,鼎盖与地起,是以接引地气,鼎上应天,是以接引天气,毫厘不差,此步谓之‘安炉设鼎’。”
姜缘闻听,便知此与内丹有所相似,但绝不相同,此外丹安炉设鼎与内丹金鼎玉炉,各有所难。
老君道:“我且唤一二童子,安炉设鼎与你观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