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姜义回到家时,暮色已合,姜家院中点了灯。
饭桌上的菜蔬极是寻常,皆是自家田里新摘的,带着一股水灵气。
他慢条斯理挟了一筷青菜,细嚼过后,这才将目光落在孙儿姜钦脸上。
“钦儿,明日里,去村中传个话。”
姜钦放下碗筷,连忙应声:“阿爷请吩咐。”
“灵气浸过的那些田地,”姜义顿了顿,似是在寻词,“往后便莫再种寻常五谷蔬菜了。”
他将筷子搁下,不紧不慢地续道:
“让乡邻们尽数改种灵植灵药,种苗由咱姜家出。再叫他们多养些鸡豚牛羊,喂食的嚼谷,就拿灵植枝叶,乃至品相次些的果实都行。”
说到此处,他淡淡一抬眼,语气平平:
“无论灵植还是牲口,姜家都可按市价收,不让他们吃亏。”
这一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姜钦挟菜的筷子,却在半空停了停。
他脸上那点少年人的沉稳,此刻也有些挂不住,浮出几分实打实的疑惑。
“阿爷……”
他迟疑开口:
“村里那些地,虽说沾了灵气,可到底比不得咱们院子周遭的。种出来的东西,怕也上不得台面,咱们家如今……似也用不着。至于牲口……”
话没说完,意思却已明明白白。
一旁的柳秀莲,也抬眼看了丈夫一眼。
她素来信他的眼光,可这笔账怎么算,都觉着有些古怪。
姜义自是瞧见了婆娘与孙儿脸上的不解,却并不解释,只是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又挟了块豆腐。
“到时你便晓得。”
他将豆腐送入口中,语气里带着几分闲散笃定。
“眼下这点产量,只怕……还远远不够呢。”
姜钦心底那点疑虑,终究还是被对阿爷的信重压了下去。
次日天一亮,村里便添了桩新鲜热闹。
他亲自领着一帮古今帮的精锐,就在姜家老宅外的药地里头忙活。
一株株带着湿润泥土的药苗,被小心翼翼起出来,分门别类,准备移栽到各家田里。
古今帮里,那几批最早跟着姜明瞎胡闹的弟子,如今也都四十出头。
少年的毛躁早被岁月磨净,一个个成了家中顶梁柱。
有他们出面,再加上姜家这些年积下的威望,此事自然水到渠成,不见半分阻力。
倒是村东头的乡邻们,自家田地还没沾上半点灵气光景,一个个瞧着西边热火朝天,眼底的火热是藏也藏不住。
只恨不得自家那几亩薄田,也能一夜之间被仙气浸过,从荒土变成灵田。
在这般齐心协力的动静下,不过月余光景,两界村的西半边,已是换了副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