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城隍斋醮,天师荐神 (4/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长衫的,短褂的,提篮的,牵娃的,黑压压挤在庙外,堵了几条街巷。

    李府的家丁一水儿青衣,守在路口,见人来了,便递上一包纸钱香烛,不收钱。

    祭拜完回身,还能领走两枚新鲜的鸡蛋。

    没人嫌少,也没人闹事。

    鸡蛋揣在怀里,暖烘烘的,走时嘴里还叨念着:

    “姜校尉,是条好汉。”

    “可惜了。”

    就在城隍庙斋醮道场开锣的同一日,各大茶楼的说书先生,也都似不约而同般开了新篇。

    惊堂木一拍,说的不再是甚么《前朝演义》、《狐女报恩》。

    而是那“陇西一棍姜校尉,单骑戍边斩马贼”的段子。

    先生们说得口沫横飞,茶客们听得如痴如醉。

    更妙的是,这几日,长安城各家茶楼竟是不收茶钱的。

    瓜子、茶水,都由一位仰慕姜校尉为人的东家给包圆了。

    白听书,白喝茶,还能听这等热血豪迈的真人真事,何乐而不为?

    于是,陇西的黄沙,边关的冷月,少年英雄手中那根箍了铜环的长棍,便在这一盏盏廉价的茶水里,在说书先生的唇舌之间,变得鲜活而传奇。

    到最后,整个长安城,上至官宦家眷,下至贩夫走卒,嘴里念叨的,都是“姜亮”这个名字。

    风头最盛时,城外那座刚垒起来的新坟前,也开始有了人迹。

    不知是谁先放了一束野花,接着便有人送来一壶浊酒。

    再后来,竟有退伍的老卒,专程来此,对着那黄土堆,遥遥敬一个端正的军礼。

    一座新坟,便不再是孤坟了。

    只是这一番盛景,姜明却是无心去看了。

    他背着那根用白布裹紧的长棍,怀里揣着那一大四小五个温润的铜环,在长安城最热闹的时候,悄然离去。

    一人一骑,日夜兼程,直奔千里之外的鹤鸣山。

    鹤鸣山,天下道门正宗,天师道的祖庭所在。

    此山不高,却仙气自生。

    远远望去,山势如一只引颈欲鸣的白鹤,常年有云雾缭绕其间,不是仙家手笔,断无此等气象。

    山道上,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亮,偶有道人背着药篓,踏着云霞,拾级而上,衣袂飘飘,宛如画中人。

    姜明在山门前下了马,报上名号,只说了一句:“为家弟姜亮而来。”

    守门的道童不敢怠慢,匆匆引他上了山,到一处唤作“听鹤”的偏殿奉茶。

    一杯热茶还未喝到一半,殿外便响起一阵急促却不杂乱的脚步声。

    紧接着,殿门被推开,鱼贯而入了十余人。

    这些人,或头戴紫阳巾,或身着太极袍,个个神清气骨,目蕴神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xiyou0changshengxianzucongwuxingshanweihoukaishi/read/97/22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