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就拖……尽量把人往后山里引。”
说到这儿,他语声一顿,筷子在碗沿轻轻一点:
“到了那时……就听天由命罢。”
话落,院中风一拂,吹得灯火轻跳了下。
姜义与姜曦俱是点了点头,未作多言,眼底却各藏思绪,似是早有思量。
一旁柳秀莲握着碗筷的手微微一紧,半晌,那口热汤也没送进嘴里。
她低着头,轻轻吐出一口气,仿佛要将那不安一并吐掉。
日子还是一日一日地过,像漏斗里的沙,不响,却真真切切地流着。
转眼,又是两月。
冬意更深了些,清晨起来,窗纸上已结了层薄霜,泛着冷白的光。
陇西郡的局势,非但没缓下来半分,反倒越搅越乱。
零零碎碎的消息飘过来,说是就连从洛阳那头派下来的中官谒者,也在前阵子吃了个不小的亏,栽得不轻。
而两界村这边,两月下来,又断断续续来了三四拨探子。
只不过古今帮如今防线扎得紧。
那些人刚露个影子,便像石头丢进水塘,连个响儿都没听见,就叫人干净利索地抹了下去。
姜明照例在饭时将形势梳理一番,只是语气,却一日比一日更凝重些。
“最近这两拨,身手不俗,来得干脆,一看便是打过硬仗的,怕不是头阵那几拨路子野的货色可比。”
他说着说着,语声一顿,眉头微压,语气也带了点冷意:
“若不是早早布了伏,有心算无心,这回怕是得折上几人。”
此话一出,屋中便静了。
油灯跳了跳,火苗晃得不稳,光影投在窗纸上,明灭不定,仿佛连墙上的影子都屏了气。
这等动静,已说明对方动了真意,怕是嗅出了这片山林里,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
姜义独坐在廊下,手里拄着那根打磨得锃亮的老棍,半晌没言语。
风从院中老树间穿过,带着松叶簌簌的声响,一点点往人心里钻。
又是几日过去。
天色沉得厉害,像整片天幕被湿帛浸透,低垂着,灰蒙蒙压下来,似乎伸手一拧,便能滴出水来。
风头也转了,吹在人脸上,不寒,却叫人鼻翼发紧。
村东头的山口,照例静得慌。
几名扮作砍柴的弟兄,散散倚着树歇脚,姿态懒洋洋,眼角却留着光。
有人拨弄烟袋,有人削着干柴,刀锋细细剥着树皮,动作慢条斯理。
可每一片被风翻动的叶,每一枝突然振翅的鸟,都不曾逃过他们眼底的涟漪。
忽然,最外圈暗哨处传来一声杜鹃啼唤,时辰掐得极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