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感知的清晰度也大幅提升,以往模糊的画面,如今已能看清细节;
甚至信仰通道承载力量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增强,不再像以往那般脆弱易断。
为了验证这一变化,龟太郎心念一动,从周身环绕的信仰之力中,剥离出一缕最为精纯的力量,将一丝神念附着其上,再次投向远方一座位于珊瑚岛的信仰锚点雕像。
这一次,神念传递的过程格外顺畅,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当神念抵达雕像时,他仿佛身临其境,能清晰地“看到”雕像周围的景象。
珊瑚岛的渔民正对着雕像虔诚跪拜,海鸟在雕像上空盘旋,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甚至能隐约感受到附近信徒的情绪波动,有渔民祈求出海平安的期盼,有小妖渴望突破境界的急切,每一种情绪都真实而鲜活。
“原来如此。”
龟太郎若有所悟,
“频繁地回应信徒的祈求、传递信仰之力,本身就是对信仰之道的一种锤炼。以往只注重收集信仰之力,却忽略了‘互动’的重要性,如今看来,双向的联结才是让信仰网络稳固的关键。”
想通这一点后,龟太郎开始改变以往的策略。
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对信徒的祈祷一概而论地吸收,而是有意识地筛选。
优先关注那些虔诚度足够高,且祈求内容具有一定“价值”的祈祷,然后给予适当的回应。
这种回应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风调雨顺或修炼时的灵光一现,而是更加精准、更具针对性。
若是有草药师祈求找到珍稀灵草,他便会借助信仰网络,传递一丝微弱的意念,引导对方前往灵草生长的隐秘之地;
若是有渔民即将遭遇小型海难,他便会悄然影响天气,让海面上出现一缕指引方向的微风,或是让海浪暂时平息;
若是有小妖修炼时遇到岔路,陷入走火入魔的风险,他便会在对方识海中种下一丝极其微弱的意念,指向正确的修炼方向,如同黑暗中点亮一盏指路明灯。
这种“精准反馈”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那些得到“神迹”眷顾的信徒,对龟太郎的信仰瞬间变得狂热无比。
他们四处宣扬“妖师显灵”的事迹,将自己的经历绘声绘色地讲述给其他妖族听,吸引了更多妖族前来跪拜;
同时,他们提供的信仰之力也愈发精纯磅礴,蕴含的情绪更加真挚,如同高品质的燃料,让信仰网络的运转更加顺畅。
龟太郎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这些“被回应过的信徒”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牢固的因果联系,连接彼此的信仰通道也拓宽了不少,传递力量与神念时更加高效。
在此基础上,龟太郎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他借助设立在各处的雕像锚点,将“万物惊”符文转化后的、极其稀薄的“开灵”道韵气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散发出。
这股气息极其微弱,远不足以直接点化未开智的生灵,却能对长期在雕像附近活动的妖族产生影响。
让它们感觉头脑更加清醒,修炼时对道的感悟更加敏锐,甚至能更快地理解简单的指令。
这一举措进一步增强了雕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