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就没有束脩,原先还有傅老这个招牌在,后来傅老去了,村里供给的银子便越发少了,连好一点的笔墨都买不起。
李小玉是村长的孙女。
村长又何尝不知李夫子日常行止?
不过是没办法罢了。
李夫子去岁便想离开了,只他一身功名到底是李家村供出来的,这时离开难免于声名有损,加之村长苦苦相求,又另加了三成月银,这才勉强答应留下来。最近却也是心潮浮动,已是试探过他好几次府城那边的情况了。
这时候,谁若撞上去,必会成为他借口辞去夫子之职的绝佳借口。
而在寻到新夫子之前,村里是断断不会与他翻脸的,到时候自然是谁惹的李夫子谁罪责最大,谁让正好撞枪口上了呢。
这其中种种内情,不足为外人道也。
眼下才十一岁、从来没了解过这些事务的傅长宁自然也不明白。
但她知道,陈夫子不会无的放矢,遂只是若有所思地点头。
“长宁知道了。”
说着,又幽幽开口:“说什么事不过三,夫子,这才是你把我叫出来的真正目的吧。”
陈夫子噎了下,养气功夫差点破功,连忙喝了口茶水顺气,这才没好气道:“就你聪明。”
却是不曾否认。
茶水才刚进口,他便停了动作,诧异扬眉。
“什么时候换了新茶?”
“味道不错,就是似乎有些药味在……村里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私塾中一应用品都由村里供应,这茶水自然也是。以往都是用的最次的明山小松针,口感极差,这次居然这么大方?
傅长宁好心提醒他:“夫子,这话有点刻薄,当心你素来的温文稳重好形象。”
这才解释起来:“村里当然没这闲钱,这是我根据爷爷留下的医书改的方子,特意做成了药茶,可祛湿、活络瘀血、缓解寒症。”
陈夫子微微一震,也顾不得她损他的话,一口饮尽药茶,方道:“你有心了。”
他幼年时有次在冬日里落了水,自那以后,入冬以后双腿便时常疼痛难忍,这件事少有人知,只傅老在世时,指点他功课之余,曾为他开过方子。
彼时傅长宁不过三四岁罢了,坐在一旁玩竹蜻蜓,他一直以为那时的傅长宁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谁知她竟记得,还记到了现在。
严格说来,他们的关系并不亲近。
傅老去世后,身为他孙女的傅长宁便被村里一户人家收养了去。而他因受过傅老指点,心甘情愿留在此地当教书先生,既是报恩,也是韬光养晦。
除了上学,平日里,两人几无接触。
不过是前年一次来这寻藏书,见这小姑娘正在到处翻阅道家典籍,为她推荐了几本书,这才渐渐有了些许交情。
这药茶制作不易,其中诸多琐碎流程,少说也得几个月功夫,更别说部分草药怕是得亲自上山去寻,又是一项大工程……
傅长宁略略止住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