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新冠?医生今天休息,我给你配点感冒药。你去药房买个新冠试剂盒,给他测一下。”
快到中午的时候,护士过来测体温到了40℃度。
“哟!还高了。试剂盒买了吗?”
“测了。阳性。”陪护男孩的姐姐说。
曾卫国从躺椅上起来。隔壁的七十多岁农村来的病友用手指了指患新冠的男孩。
“新冠要传染的。”曾卫国轻轻嘟囔了一声。从柜子里翻出来一叠口罩,给母亲戴上。自己也戴上。给了隔壁的老头子两个口罩。
老头子说了声“谢谢”,给了旁边老太婆一个,然后自己戴上。曾卫国发现他把淡色的向外——戴反了。
护士离开的时候,曾卫国跟护士到了护士台。
中午了,偌大的护士台只有一个护士。
“护士,”曾卫国对护士说道,“新冠病人怎么可以收到普通病房里?传染性那么强,住的都是老头老太太,这不是要命吗?”
“现在新冠已经不特别关注了。”护士说,“上面的意思,我们也不好办。”
“怎么也是乙类传染病啊!我妈八十七了,新冠会要命的!你们能负责吗?”
“我向上面反映。”护士安慰说,“你别急。你也可以向医生反映。”
医生办公室在靠近门口的地方只有一个医生坐在电脑前。
“医生,”曾卫国对医生说,“新冠病人怎么可以收到普通病房?”
“我们也没办法。”看上去年纪不大,戴着眼镜的男医生说。“上面要求不做筛查了。”
“如果不转走,我妈只能出院了。”
“那就办出院吧。”医生说,“七天了也可以出院了。你过一个钟头过来。”
“好。”
曾卫国给卫英打电话,“病房里来了一个新冠病人,妈马上出院,你过来一下。”
在走廊上碰到隔壁的病友夫妻:“我妈出院了。你叫医生把新冠转走,要不就出院!”
曾卫国向医生办公室指了指。
回到病房。
“可以出院了。”曾卫国对母亲说。开始整理东西。
“说好了,我不去你家。”母亲固执地说。
“由您!”
卫英来了。
卫英给刚到家的卫军打电话,叫他在家门口接。叫卫民也过来。
“我去借轮椅,先把妈推回去。”曾卫国对妹说。
“好。”卫英说。
等曾卫国推着轮椅回来的时候,妹夫、卫民都到了。
曾卫国推母亲离开病房。
在家门口,卫军已经在门口等了。等扶母亲上楼躺下,卫民、卫英夫妇已经拎着大包小包回来了。
曾卫国还轮椅办完出院手续的时候,回到病房巡视了一下。新冠病人躺着的床已经空了。
“人呢?”曾卫国问。
“已经转走了。”隔壁床病友说。
母亲恢复得很好,自己可以做饭。曾卫国每天早上送菜过来。母亲都会问一下菜的价钱,说冰箱里菜还有,不用天天买。
到了十一月,天气转凉。曾卫国早上买了龙头鱼送过来,母亲呆呆地坐在桌子旁边,眼睛看着前面没有说话。
“饭吃了吗?”曾卫国把龙头鱼放在母亲前面,“龙头鱼,八块钱一斤。”
母亲把龙头鱼一个一个抓起来,翻了一边。曾卫国赶紧抽一张纸巾给母亲擦手,发现母亲神情恍惚有点不对劲。
“感觉老妈不对劲。”曾卫国对坐在里屋沙发上的曾卫军说。
“不会吧?”曾卫军站起来说,“三四点钟就起来了,在擦洗锅盖。”
曾卫国看到北方带过来的油腻污黑打了厚厚一层包浆的吕制锅盖擦的雪亮。多少年的老古董啦!重新买一个不就行了?
母亲站起身去开冰箱的门,随着冰箱的门打开,母亲向后倒去……
曾卫军从后面抱住母亲,母亲的手还紧紧地抓着冰箱的门。
“你放手,放手!叫我来。”曾卫军抱住母亲喊。
母亲是想把昨天的剩菜拿出来,放到锅里热一下。
曾卫国上前掰开母亲的手,曾卫军连抱带拉地把母亲放到躺椅子上。
“妈,哪里不舒服?”曾卫国抓着母亲的手问,“头痛吗?”
“我没事。”母亲突然说,还想站起来。
“您躺着别动。”曾卫国用命令的口气说,“我给你量一下血压!”
母亲的血压135/68㎜汞柱,正常。
曾卫国又检查了母亲两手的肌力,也没有异常。但是总感觉母亲哪里不对劲。
“带妈去医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