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十三、十七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   “墨十三!”几个梳着双螺髻的姑娘挥着绣帕唤他,声如莺啼,几乎盖过了打铁声,“西市昨儿来了批新蜀锦,我给你裁件衣裳罢!”话未说完便被同伴嬉笑着掩口,铸剑铺里热气氤氲,浮动着若有若无的脂粉香。

    那个黑衣青年恍若未闻,他垂眸凝视着砧台上翻涌的钢水,汗珠顺着喉结滚进锁骨凹陷处,又被炉火蒸腾成雾,氤氲了他低垂的眼睫。

    “十三!“一个着黄裙裾的姑娘忽然从人丛中钻出,鬓边的金步摇叮铃作响,“前日送你的信,再不回我可就当你应了!“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哄笑。

    “你的汗都要像铁水一样凝成铁疙瘩了!“穿桃红襦裙的姑娘故意踢到箩筐,剑刃刮出刺耳锐响,“怎不学旁人宽衣?莫非是要欲擒故纵,故意让我们浮想联翩?”

    又有人高声笑接:“人家如今是林家最厉害的铸剑师,自然是要端着的!待他当了家主,我做了家主夫人,天天让他脱了衣裳给姐妹们瞧个够!”

    “他又不信林,如何做得家主啊!我看你也是想瞎了心!”旁边的姑娘们又是一阵嬉笑打闹。

    墨十三的铁锤在半空几不可察地凝滞一瞬,又重重落下,汗珠悬于他的下颌,终是坠入衣襟,在铁炉前蒸腾成汽,墨十三垂眸望着淬火盆中扭曲的倒影,黑绸衣襟早已被汗水洇出盐白色纹路。

    “家主……“,墨十三喉间溢出一声极轻的嗤笑。

    墨十三自幼便显露出惊人的嗅觉天赋,十六岁那年,他竟单凭嗅觉,从万千废剑残刃中辨出一枚微不可察的乌兹钢碎片,“铁鼻”墨十三之名遂传遍了青石城。

    林震南故去的这五年间,“铁鼻”墨十三名震江湖,他不仅是林氏铸剑真传,更能以天赋异禀的嗅觉复刻天下名剑——只需轻嗅剑息,便能洞悉金石配比,继而淬炼出形神兼备之作。当林家遭逢变故之际,正是他打造出的那柄与十大名剑之一的“青锋”别无二致的仿剑,助铸剑坊逆势而起,订单纷至沓来,收入竟较往日更盛。

    城西的铸剑铺依旧炉火不熄,而城东林府深处,真正维系着这个家族命脉的,是那位名唤林一的总管。

    林一,原名墨一,垂髫之年便与林震南同窗共读,彼时二人晨昏相伴,情逾手足。老家主赐姓“林”,将他视若己出,更将偌大家业悉数托付,对于林一而言,老家主是慈父,林震南是兄长,林家便是他的全部。

    自林震南远赴少林,林一便以一袭青衫、一双素履,协助老家主共同挑起林家大梁,从族谱修缮到看守炉火,从坊间收租到市舶清账,诸般繁琐在他运筹之下皆井然有序。尤其老家主薨逝那夜,他独坐账房,秉烛达旦,将丧仪所需的三百二十道工序分毫不差地罗列明细,连灵前焚化的往生钱,都谨遵遗训特制了双倍。

    他常自嘲命途多舛,疼爱他的老家主在他眼前离去,结发妻子不久亦撒手人寰,唯留襁褓中的女儿嘤嘤待哺。可他万万未曾料到,有朝一日,竟连兄长的葬礼,也需由他亲手操办。

    “林震南的棺椁,竟要由我来合盖。”他立于祠堂檐下,数着坠落的雨珠,忽然低笑出声。

    这漫天飞舞的往生钱,他竟已见过三次。

    棺椁内空无一物,连一片衣角也无从寻觅。暮色四合时,他独坐棺旁,摩挲着一枚羊脂玉扣——这是兄长在他及冠之日所赠,他一直佩于腰间。玉扣背面新沁了一层水锈,不知是泪水还是昨夜的残酒。他忽然记起老家主临终之言:“林家双璧,一内一外,可保百年不衰!”

    原来当真要碎作满地残片,方能报答这四十余年的深恩。

    自林震南死讯传回,林家“天下第一铸剑师”的金匾便迅速蒙尘,铸剑铺门庭冷落,求剑者寥寥。眼见基业将倾,林一的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消失的少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xiaoshideshaolin/read/97/1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