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有的急忙为高太尉轻抚后背,试图帮他顺顺气;有的则小心翼翼地劝慰道:“太尉息怒,莫要气坏了身子。那苏定不过是个还剩三个月性命的短命鬼,您何必为他如此动怒,气坏了自己可不值得。”
“哇呀呀!苏定小儿,欺人太甚,我等不及了!”高太尉怒吼道,“立刻给我想办法,我要将那苏定凌迟处死,碎尸万段!”
“太尉息怒!”亲信们硬着头皮劝道,“还请太尉以大局为重!若我们操之过急,恐会落人口实,引起陛下不满,碍了都护府大计!”
高太尉听了亲信们的话,心中的怒火却难以平息。
他猛地站起身来,眼睛通红,再次怒喝道:“苏定小儿,实在可恶!”
说罢,他扬起手掌,狠狠地朝着面前的桌子拍去。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坚实的桌子在高太尉的巨力之下瞬间四分五裂,木屑飞溅。
亲信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浑身一颤,大气都不敢出。
高太尉喘着粗气,看着破碎的桌子,仿佛那就是苏定一般。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就算暂且留他一命,本太尉也定要让他在这三个月里生不如死。去,给我密切监视苏定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亲信们连忙应道:“是,太尉大人。我们这就去安排。”
……
又是每日早朝,陈姝曌强打起精神,端坐在龙椅上,听取百官上奏。
奈何今天不是黄道吉日,一上朝,百官就上奏了一堆糟心事。
“陛下,近日南方多省水患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还望陛下能拨下赈灾粮款,以解百姓之苦。”
\"陛下,西羌战事吃紧,羌人攻破陇南省多个府城,还欲围攻省城,急需增派援兵和粮草。”
“陛下,北胡异动频频,边疆兵力吃紧,已是捉襟见肘。还请招募新兵。”
“陛下,如今国库空虚,若要应对水患和战事,赋税怕是不得不加重。”
陈姝曌揉了揉太阳穴,“加重赋税,百姓如何能承受?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朝堂陷入一片沉默,众人皆低头不语。
王丞相看了眼老神在在的高太尉,心中暗想:接下来,就是有人跳出来再次提议建立安西都护府,自凑兵粮了吧!
果不其然,一位大臣跨步而出,朗声道:“陛下,臣再次提议,建立安西都护府,命其自凑兵粮。如此既能解西羌战事之危,又能减轻国库负担。”
许多大臣附和:“陛下,臣等以为,此议可行!”
陈姝曌不置可否,目光扫过高太尉,而后落在王丞相身上,“丞相,你身为朕之股肱之臣,对此可有良策?”
王丞相出列,躬身行礼道:“陛下,老臣以为,建立安西都护府之事,切不可草率决定。当下局势虽紧迫,但此策恐有长远之患。”
陈姝曌微微点头,示意王丞相继续说下去。
王丞相清了清嗓子:“如今西羌战事吃紧,若要解燃眉之急,可从内地抽调兵力增援,再令户部想方设法开源节流,以应军需。”
陈姝曌听着王丞相的话,脸色愈发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