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了物品功效,又表达了关切之情,自然而不谄媚。
吴御史闻言,眼中赞赏之色更浓。
他接过小瓶置于鼻下轻嗅,顿觉一股清凉气息直冲天灵盖,连日来审阅卷宗、思虑朝务带来的头脑昏沉之感竟一扫而空,精神为之一振!
他不禁脱口赞道:“果然妙品!提神醒脑,立竿见影!林生不仅才学出众,于这格物致用之道,亦是匠心独运,难得,实在难得!” 他对林闲的好感度瞬间飙升。
很快,两人便借此话题轻松聊开。
林闲从容不迫,从香料配伍的君臣佐使原理,谈到气味对心神的影响,再引申到养生之道中的“静心养气”。
言谈间引经据典,又结合自身实践,说得深入浅出,甚为投机。
吴御史听得频频点头,心中对林闲的评价又高了一层。由此看来此子的确不是死读书之辈,而是真正能将学问用于实际生活的通透之人。
聊得兴起,林闲又趁机从随身携带的布囊中,取出几块用油纸精心包裹、印有雅致竹纹的最新配方香皂,以及一个小巧的白瓷瓶(防晒修护乳样品)赠予吴御史,言明其清洁护肤与防晒修护的用途。
见吴御史有些犹豫,他连忙推介道:“晚生听闻大人为朝廷栋梁,常需不辞辛劳,奔波于各地。此等微末之物虽不值一提,或可于旅途奔波中稍解风尘仆仆之乏,略护君子之仪。聊表晚生对大人清风正气、为国操劳的敬意。”
吴御史听闻林闲所赠并非寻常金银俗礼,而是贴心、实用又雅致之物,恰好契合他这等清流官员的身份和需求。
他心中大为受用,觉得此子心思细腻,体贴入微且不落俗套。
吴御史含笑收下,谢道:“林生,有心了。”
眼见日落西山暮色渐起,吴御史谈兴正浓,便主动邀约道:“今日与林生一谈,甚是投缘。天色已晚,前面有家望湖楼酒肆,颇为清雅,林生若无要事,不如同去小酌几杯,边吃边聊?”
林闲心中暗喜,知道这是进一步加深关系的绝佳机会,自然从容应允:“蒙大人不弃,晚生荣幸之至。”
二人遂移步望湖楼,选了一处临窗的雅间。
酒过三巡,菜肴精美。
窗外湖月渐升,气氛愈发融洽。
吴御史放下酒杯,神色稍正,开始了真正的考校:“林生才识过人,老夫甚为欣赏。如今朝堂之上,开源节流之策争论不休,不知林生对此,有何高见?”
这个问题紧扣时政,极具分量。
林闲知是关键,略一沉吟并未直接引经据典,而是从容不迫举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晚生浅见,开源与节流犹如人之呼吸,一呼一吸缺一不可。然学生以为,节流如同节食,固然能解一时饥荒让体内存粮消耗得慢些,但若只节流不开源,终有坐吃山空之日,人也会日渐消瘦。而开源则如开荒垦田,虽初期筚路蓝缕,辛苦异常,但一旦田亩开辟禾苗生长,则能源源不断产出粮食,使家国仓廪充实,此乃长久兴盛之本。”
吴御史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赞道:“此言甚新!细细道来!”
林闲受到鼓励,思路更清晰。
他略一整理思绪,结合实例阐述:“譬如朝廷如今头疼的漕运损耗问题。若只一味强调节流,严查惩处,固然能暂时压低账面损耗,但若漕船依旧老旧迟缓,河道依旧淤塞难行,吏治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