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陛下,快走吧!”
来得及?
是啊。
还来得及。
赵九看着跪在地上,涕泗横流的老太监,脸上竟挤出了一抹笑容。
他缓缓地站起身,走到王承恩面前,亲手将他扶了起来。
“王公公,这一年,辛苦你了。”
面对王承恩疑惑的目光,赵九回过头,看向殿外那片被火光染红的天空,眼神平静。
“走?”
“我要在这里,等他。”
王承恩不解,可还没等他询问,赵九便打断了他。
“对了。”
“王公公,朕还有一事相求。”赵九转身看向王承恩,“朕还需要一些时间。”
王承恩眼皮跳动,他明白主子的意思。
“请皇上放宽心,有老奴在……皇上的时间……宽宽的。”
王承恩最后看了一眼主子,重重点头,随后转身拖着受伤的腿,跌跌撞撞奔向殿门。
“殿外守卫何在!”他嗓音洪亮,穿透夜空。
几十名身着破碎甲胄的太监,从角落里冲出,他们是最后的守卫。
“王公公,我等在此!”
“他奶奶的是爷们的,随咱家杀出去!”王承恩挥舞长剑,指向殿外传来的喊杀声,“不求杀尽贼寇,只求拖延一刻!可有胆量!”
“有!”
几十名太监,在王承恩带领下,如同离弦之箭,冲出乾清宫。
庭院内,火光冲天,喊杀震耳。
王承恩领头挥剑前指,带着殿外几十名持刀太监,猛冲向涌入的闯军。
这些常伴天子身侧的残缺之人,此刻却如猛虎下山,刀光剑影中,竟爆发出不输禁军的悍勇。
他们常伴龙身,虽无龙魂,但染龙威。
在宫墙崩塌、士卒溃散的绝境里,他们选择与这摇摇欲坠的帝国共存亡。
大殿之内,赵九听着殿外传来的喊杀声,声音渐渐低沉下去。
承恩尽力了,而他自己,也必须开始了。
赵九缓缓站起身,走向龙椅。手探向龙椅下的暗格,一个油布包裹的卷轴被取出。
他原本做了三份打算。第一份,也是他最期望的。便是那两封圣旨与传国玉玺真能发挥作用。
火龙驹能忠诚守国,孙传庭能尽心王事,文官勋贵能看清大势。如此一来,大明尚有生机,他便可坐镇京师,推动变革。
可如今,闯军已破城,涌入宫中,第一份打算,估摸着是失败了。
他展开卷轴,笔尖蘸墨,沙沙声在空荡荡的大殿内回荡。这是一封早已盖好玉玺的圣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