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其二,他无子嗣。连个能继承他王位的继承人都没有。】
【其三,他无野心。此人不好武功,不好权谋,平生唯一的爱好,就是吟诗作画,自号“紫阳道人”。】
【可以说,他就是一个纯粹的文艺青年,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富贵王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皇位毫无威胁的亲王,成为了建文帝削藩的一个祭品。】
【建文元年,朝廷使者抵达荆州,以“伪造宝钞”的罪名,勒令湘王进京自辩。】
【湘王朱柏,性情刚烈,不堪受辱。】
【他身着冕服,携妻子家人,阖门自焚,以死明志。】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这是什么操作?
他以为削藩是吃柿子,专挑软的捏啊!
【湘王之死,如同一记警钟,敲响在所有藩王的心头。】
【他们惊恐地发现,原来在这位新君和他的文官集团眼中,对错、强弱,根本不重要。】
【连湘王这样与世无争的人都得死,那他们这些手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实权藩王,又该死多少次?】
【一时间,藩王们人人自危。】
【而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也终于下定了决心。】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后世之人,每每读到此处,都不得不感慨。】
【很难想象,朱元璋,一个从底层杀出一条血路的乞丐皇帝,一个将权谋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枭雄,竟会亲自教养出这样一个优柔寡断、尽信腐儒的孙子。】
天幕画面定格。
一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
年轻的燕王朱棣,身披甲胄,在王府之内,对着麾下将士,振臂高呼。
“奉天,靖难!”
四个字,在天幕之上回荡,也回荡在老年朱元璋的心头。
他瘫坐在锦墩上,看着天幕中那个意气风发的四儿子,又看了看身旁面如死灰的皇太孙。
许久,他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咱……好像有点明白,老四为啥要反了。”
他朱元璋,一个要饭出身的开国皇帝,怎么就教出了这么一个优柔寡断、偏听偏信,连削藩都削不明白的孙子?
这简直是离谱!
“噗——”
永乐朝,汉王朱高煦一个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
朱棣回头瞪了他一眼,但自己的嘴角,却也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
这个说法,实在是太损了!
【靖难之役,在没有木正居的平行世界,依旧爆发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