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去吧。”
卫宫从本地教士的尴尬脸色、描述夸张而意味微妙的说法之中,读出了“前任主教趁着国难期间大发利市以至于账本一塌糊涂不堪入目”的暗示,摆摆手让这个无辜教士继续忙活去了。
依靠战争捞钱嘛,他扮演的皮埃尔其实也不是没捞过,只不过有的姿势好看有的姿势不好看而已。皮埃尔当年担任英占区的主教,还能给英军占领背书呢,这政治觉悟那叫一个灵活变通。
只能说,这帮上层人很少有被宗教深度洗脑的,违背教义、借教义之名谋取私利的事情绝不会少做,不然也不会有“赎罪券”这种东西出现了——
而与之相反的是,中世纪下层人士生活艰难、亟需宗教弥补空虚的精神生活,故而再苦也要笃信天主。也难怪圣骑士军所过之处,民众无不欢呼雀跃,传说之人重现人间,这等盛事不亚于耶稣基督当场复活,贵族和教会却态度大为迥异……
‘让我看看查理曼这是改了啥,这么隆重的,居然还强令全国教会修改……’
卫宫随便翻了两页,这个中间节选段落看得他眼皮一跳,‘……我们称颂您令法兰克死而复生的神迹,如同以利亚复活寡妇之子,如同圣子复活拉萨路,这复活的国度是您救世计划的明证,使堕落的万民重归真道……’
还挺劲爆的,他进门之前虽然没有从外部调查出教堂的异状,但查理曼这位大帝规定治下领土的教会祷文内容,要是拿给了这个时代的罗马天主教看的话,肯定要让对方暴跳如雷。
这通篇的字里行间都塞了许许多多对查理曼的暗示赞颂,在某种意义上挑战和颠覆了传统的罗马天主教。
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天主教经过了长达四十年的大分裂,已经没有当初那样威信极高势如中天了。
加上那边的神圣罗马帝国也和教会斗过了几次继任权争端,遑论查理曼与十二圣骑士的故事本来也是教会自己背书宣传出去的,以至于为了防止自己打自己脸,罗马天主教眼见“查理曼再临世间”这种事发生了,居然没有第一时间作出任何反应,而是直至如今还在观望。
‘不过这么高调宣扬和反传统的话,估计联军很快就要在‘保守派教会’的串联团结起来了。毕竟这个时代距离原本的宗教大改革还差个一世纪呢。’
————
在一番紧张筹备之下,备受波尔多上下关注的弥撒终于开始了。
中世纪的这种隆重仪式实际上相当麻烦,按照流程除了仪式前的准备还分为进堂式、圣道礼仪、圣祭礼仪、领圣体礼。进堂式就是唱诗班咏唱《进堂咏》,接着全体诵《忏悔经》。
等到第二阶段圣道礼仪的时候,才轮到卫宫讲经,这个时候查理曼夹带的私货就来了:
“全能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愿您的光辉照耀凯撒·查理曼——”
卫宫扮演的皮埃尔手捧教义在讲台上的姿态无懈可击。
“……您亲手拣选的‘第二大爱者’(Secundus Post Deum Agape),世间救赎秩序的基石。求以圣灵之风稳固他的宝座,使他的律法如日轮不可遮蔽;凡顺服这蒙爱者之人,必得永生之门钥。”
而信友行列之中,阿尔布雷家族、富瓦伯爵家族、佩里戈尔领主,还有波尔多本地的索朗和孟德斯鸠家族的人全都悉数到场。
引起卫宫格外注意的是,这种明显僭越意味的颂词却并没有让他们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这并不正常,这个年代必然会有保守派反对这种经文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