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回忆过往 (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第224章 回忆过往
  第二百二十四章
  “那有什么稀奇的。”
  张老头儿被这差役一顶,有些不以为然。
  但他这个人会看眼色,知道欺善怕恶,哪些人能招惹,哪些人不能招惹他心中清楚得很。
  “请县里老爷进乡可不是什么容易事,我们自古以来就有规矩,要请老爷办案,得先交‘诚意金’,足足十两银,得村民们凑呢。”
  这个规矩赵福生倒是不清楚。
  可她听到这里,倒并没有觉得吃惊。
  事实上镇魔司办案风险性异常高,令使死亡的机率也十分惊人,驭鬼的令司也属于‘消耗品’,仅只是比普通令使多了一丁点儿保命的机会,但与鬼打交道的人没有哪个会有好下场的,迟早仍难逃一死。
  如果不是朝廷有规定当地镇魔司每年必定要办三桩以上的案子交差,恐怕镇魔司的驭鬼令司没有哪个愿意主动去办鬼案的——当然她是特例。
  在这样的规则下,令司办案的数量卡死在一年三次。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镇魔司所属治下的州、郡、县、镇、乡一年只发生三次鬼案,案子一多,令司人数有限,便会看令司心情办案。
  因此村民如果要想请驭鬼令司前来救命,兴许就得凑钱请人。
  令司则是在这些请托中随心所欲的进行选择。
  事实上听到这里,赵福生已经明白了其中弯曲。
  张老头儿等人以为十吊钱就是一个天价数目,但其实这些钱只是对贫苦的人才要拼凑,对于当时的万安县令司谢景升来说,这点儿钱兴许还不够他喝杯酒的。
  驭鬼令司,尤其是像谢景升这样大有来头,且家传渊源的人来说,民间的财富早不值一提。
  两相对比下,穷的穷得皮包骨,富的富得流油,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谢景升当时选择封门村办鬼案,也非为了钱财,兴许是他真心实意要办鬼案,也兴许是封门村的运气。
  但他纵使没有成心勒索剥削,下头的人为了讨好他,自会借机盘剥村民,这些钱说不定有一半分进了村镇老爷们的腰包里。
  赵福生听到这里,皱了皱眉头,心中控制不住的生出几分厌恶之情。
  “大人,你们此次前来,不会也要凑钱吧?!”
  张老头儿说着过往,突然想到了此次。
  他怨毒的看了郭威一眼——先前他还怜悯这小子一夕之间失去了父亲、妻儿,此时一想到因郭威连累,恐怕自家又要无辜出笔钱,心中又开始恨得滴血,觉得这小子是个克父、克妻、克子的天煞孤星。
  “真晦气!”
  他骂了一句。
  赵福生冷冷看他:
  “继续说43年前的鬼案,你东拉西扯干什么?我用得着你来凑钱?”
  “是是是,大人当然腰缠万贯。”
  张老头儿被她这样一喝斥,不止不恼怒,反倒十分欣喜,忙不迭的点头:
  “是我说错话了。”
  武少春见赵福生神情严肃,连忙喝道:
  “你只管说鬼案就是,讲这些无干紧要的屁话干什么?”
  “怎么是无关紧要的屁话?当年我可是捐了十五文钱的——”哪怕事情过去了几十年,想起当时的情景,张老头儿仍是又气又急,心疼得嘴唇直哆嗦。
  43年前,封门村的实际村民约八百人左右,可据多年前的户籍记录,却有1124人。
  当时村中发生了鬼案,闹得人心惶惶,又事关村长的亲戚失踪,后经村子‘商议’,决定要上报镇魔司。
  可按照当时规则,要请镇魔司的大人来办案,得先交一笔‘茶水费’,且出价高者才容易打动上头的人。
  后来村里决定上交10两银。
  若按市价来说,一两银子可换一吊钱,则是一千文,但实际银子的价值远胜铜钱,若想以铜钱换银子,需要1200文才能换一两银子。
  因此最终那十两银,村民一共凑了12吊钱,分派到村中众人头上,张老头儿出了掏了很大一笔钱——几乎是他勒断了裤腰带才攒的家底。
  林老八等其他人也有些坐不住了,听到张老头儿的话,也担忧这一次赵福生前往封门村要收钱。
  众人一时间又恨郭威又恨已经死去的李大龅子,看着郭威的表情带着不善之情。
  赵福生将众人目光看在眼里,摇了摇头,手指敲击了两下桌面:
  “接着说鬼案。”
  “是。”
  张老头儿见她脸色不好看,深怕她发怒,连忙收敛心神道:
  “我记得很清楚,案子报上去后,县里是隔了好几天后才来人的,中间村子又有几户人失踪了。”
  这个时候村里出现了闹鬼的传闻,有人开始琢磨着要逃出封门村,认为此地风水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异世封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zaiyishifengshen/read/97/54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