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山村匪患(求月票)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我稍后便去寻找卷宗看看。”
  庞知县行了一礼,接着说道:
  “如果大人没找到,我到时也可以请师爷抄录一份。”
  “好。”赵福生没有推迟,向他点头示意:
  “你接着说。”
  “是。”庞知县恭敬的答了,才接着道:
  “我在雇佣郭威之前,也曾打听过他的底细,他家祖上四代都在封门村居住,早年记录他们是湘南人,是因水灾逃难至此地安家落户的。”
  因为是外来人口,一开始不好融入村子,很是老实。
  到了郭威这一代时,郭家人已经老实得近乎有些窝囊了。
  “他们人口简单,胆子也不大,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是半点儿不敢干的。”
  庞知县这里所说的‘作奸犯科’是指落草为寇。
  封门村与黄岗村离得近,黄岗村走货的人多,时常雇佣一部分青壮年为他们所用。
  赵福生从武少春口里探听过,这些被走货人雇佣的人手段不大干净——也就是说,这些村民并非老实的良民。
  接下来,庞知县说的话也验证了赵福生的猜测:
  “这些村民在平时就种地,一旦收成不好,或是听到哪里有货郎入村,这些村民摇身一变,拿了武器便能变成匪寇,劫杀来往货郎。”
  庞知县说起这些话时,脸色有些冷。
  他身为朝廷命官,对于这些行事无法无天的刁民容忍度极差。
  可惜万安县近几年来越发不成气候。
  大汉朝日渐穷困,朝廷手中无钱,养不起兵丁,发放不起粮草俸禄。
  万安县没有朝廷养的军队,要想调兵剿匪,需要向上一级的徐州府申请。
  而军中贪污成风。
  若要请来这些大爷兵们,少不得县府衙要准备大量金银器物。
  且随着朝廷对于镇魔司、地方驻军将领的约束力下降,这些兵丁可非善茬,若是到时一来,失去控制,说不定是要杀人掠货祸害女人的。
  到时请神容易送神难。
  之后万安县的数任知县虽说明知封门村附近有匪徒,且村民苦不堪言,但府衙一直不敢向上州府部门申报,就怕到时后患无穷。
  在这样的环境下,封门村形成两个极端:
  “一是悍匪横行,打家劫舍;一是老实良民,既要向朝廷缴纳税贡,又要时不时应付匪徒的劫掠。”庞知县说到这里,都不由叹了口气:
  “这郭威就是这样的‘良民’了。”
  “这算什么良民?”赵福生抚额:
  “这简直要被逼得走投无路了。”
  “是,债台高筑。”
  庞知县点头:
  “他家穷得连当地的村长都不敢去催收,就怕一家子一时想不通,一根绳子了却生路。”
  “……”赵福生一脸无语。
  庞知县接着再开口:
  “他家欠朝廷的税赋不少,一年到头借凑交了,刚到秋收时节,马上催债的人就坐到他家里了。”
  正是因为如此,庞知县才选了他——因为郭威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此时庞知县允诺的三百文钱,旁人不敢收,对于穷疯的郭威来说,却是天上掉馅饼,什么活都敢做。
  “这郭威家风水不好,养不活女人,他爷孙几代都丧妻,到了如今,他跟妻儿与他老父一道生活。”庞知县大概将封门村的情况讲完,又将事件的重心放到郭威身上:
  “他跟妻子生了两儿一女,但其中一儿一女都没养活,剩了个小儿子,现今四岁,平日夫妻带着。”
  庞知县说道:
  “封门村之上是长条镇管束,我通过当地镇长找到了郭威,许诺让他帮忙寻人入伍,先说给他三百文作酬金,后续如果他招来的人手不错,一经府衙录用,我便给他每人一文的好处费。”
  “这个方法不错。”
  赵福生点头。
  庞知县就笑道:
  “郭威也满意,当时拍胸脯保证说将事情办妥,但哪知才过去十天功夫,他就反悔说干不了。”
  老知县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那边镇上替他传口信的人说,他家里有人失踪了,不瞒大人,我初时听这话,总觉得像是借口。”
  “也未必是借口。”
  赵福生摇了摇头,她想了想:
  “你也说了,封门村民风彪悍,村中又有匪霸为患——”
  赵福生说到这里,语气顿了片刻,她偏头看向庞知县:
  “如果这些匪徒一被抓捕,照大汉律例,要判什么结果?”
  “这些人杀人越货,欺占良家妇孺,平时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若被逮到,定要判枭首,尸身还要挂在城门口半个月,任由鸦雀食咬的。”庞知县毫不犹豫的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异世封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zaiyishifengshen/read/97/54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