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些话术也是沈念教的。
朝廷并没有严查宗藩,因为一旦查,那就如同捅了马蜂窝,可能要一锅端许多宗室,而大明当下的情况并不允许这样做。
但是,这些情况即使不查,沈念也笃定会发生的。
潞王这番话,使得一众亲王的脸色也变得阴沉下来。
十二岁的潞王都知晓宗藩的这些丑事,说明小万历对他们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只是迫于他们的宗室身份,不愿翻脸而已。
“陛下此番召集诸位宗亲叔伯进京,除了要施行《限宗藩岁禄三策》,保大明江山长兴外,还想着让诸位获得“为朝廷分忧”的良名,还想给予底层宗室子弟更多的自由,可惜,你们却不要!”
“陛下,对诸位已经仁至义尽,没想到诸位还要砸陛下的锅!”潞王眼眶泛红,提高了声音说道。
他这一番话,将小万历形容成了一方面为社稷,一方面为宗室的仁孝贤君,在艰难抉择想出两全之法后,没想到却遭到了自家人的强烈反对。
潞王说完后,瞥了众宗藩代表面前的《限宗藩岁禄三策》文书一眼。
“是附议还是反对,请诸位给个交待吧!陛下不愿再出面与诸位争论,陛下出面,有些宗藩的罪将更重,我也尽力劝说诸位了!”潞王最后说道。
说罢,小潞王朝着众宗藩深深拱手,然后直接离开了议事厅。
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亲王本来并未被潞王的话语劝服,但最后潞王一拱手,他们心里有些慌了。
刚才潞王的表情动作,明显是在说:此乃他最后一次好言相劝,若还有人但对此策,那接下来可能就是依照国事来处理了。
一众宗藩代表,没有一个干净的,要么上梁不正,要么下梁歪。
朝廷若真按照《皇明祖训》找他们的茬,大多数在这一代都可能要变成庶民了。
此刻,诸多宗藩代表顿时明白了潞王前来劝说的深意。
潞王劝说,此事便仍能当作家事来议,众宗藩若签附议,那接下来一定是厚赏而归,甚是荣耀。
但若小万历出面,不可能对他们说出如此交心的话语,而他们一旦忤逆,那便是大罪。
顿时,有宗藩代表拿起笔来。
他们本就是跟随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亲王反抗,而今感觉到小万历可能要动真格的了,当即就没了反抗的勇气。
唰!唰!唰!
很快,便有十余名宗藩代表在文书上签上了附议。
在他们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宗藩开始签“附议”二字。
就在这时。
反对最激烈的五大亲王中的韩王朱朗锜和赵王朱常清也都怂了,纷纷签上了附议。
韩王朱朗锜签完后,更是高喊了一句:为了大明!
此话一出。
直接令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和唐王朱硕熿这三个老顽固的意志也动摇了。
不到片刻,三人也选择了妥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