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4章:沈子珩喜得千金,宗藩代表陆续赴京 (1/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四月初五,大明季刊《万历民鉴》首期出刊的第五日。

    朝廷首印万份。

    除两京各留千份外,其余八千份全部经由驿站分发到十三省的府衙、州衙、府学、州学等处。

    两京十三省的官学(省学、州学、县学)对《万历民鉴》皆有复印之权。

    朝廷要求他们必须将《万历民鉴》传至乡里村落,并令地方乡贤与民间书院的书生学员为不识字的百姓解读《万历民鉴》上的内容。

    此事也将列入地方官员考绩之中。

    《万历民鉴》上的国情与新政,大多是读书人关心的内容,但民生与民艺,就涉及广大百姓的生计了。

    朝廷为此还专门定制了一批涉及民生民艺的新发明样品,送至各个行省,以此促进民间生产力。

    当下,大多数地方州府的百姓还未见到首期《万历民鉴》,然京师内因此刊物已经热闹起来。

    以往,大明的国情新政,莫说读书人,就是诸多中低层官员也是一知半解,根本不知朝廷要做什么。

    但这次,朝廷将大明当下之国情与新政写得甚是清晰。

    一切新政之策,都是为了兴国。

    朝廷号召天下百姓都能参与到新政变法之中。

    唯有将朝廷变法扩展为全民变法,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京师的街头小报,没有复印《万历民鉴》之权,但却有解读之权。

    许多书生士子都纷纷撰文分析《万历民鉴》上面的内容,夸赞声甚多,使得许多小报甚是畅销,赚得盆满钵满。

    此民鉴乃是朝廷引导言论的产物,而没有像往常一样令天下读书人闭嘴,这让天下百姓都感觉到了朝廷对他们的尊重,同时对新政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举,几乎是没有任何差评的一项朝廷行为。

    小万历与内阁三阁臣听到朝野间的评论后,都甚是高兴。

    ……

    四月初八,午后,翰林院。

    礼部左侍郎、翰林学士王锡爵正忙得不可开交。

    一众宗室代表将在本月月底抵京,他提出的限宗室三策(限禄、限爵位的世袭罔替,允许部分宗室自谋生计)能否顺利施行,还需靠他与众宗室代表论辩,小万历只能做选择,亲自下场论辩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在这时,沈念来到了翰林学士厅。

    “子珩,何事?”王锡爵看了一眼沈念问道。

    二人在翰林院的配合相当默契,彼此之间已无须有任何客套话。

    沈念道:“王学士,吾妻即将临产,下官欲在她临产之际请三日假,不知可否?”

    自考成法实施后,大明官员们请假其实非常困难。

    如沈念这种,禀报上官后,上官还需禀报内阁,然后再禀报小万历,待小万历点头后,才能离岗。

    而一般情况下,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zaiwanlixiuqijuzhu/read/97/30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