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即。
小万历便兴奋地将他准备扮作锦衣卫或胥吏(书吏、典吏、刑名吏、仓吏、库吏、礼吏等),将京师各个衙门都巡视一遍的想法告知了沈念。
“朕如此做,乃是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朕只有通晓各个衙门的运行规则,知晓他们的价值与难处,日后亲政,才能用得顺手,用得有效率!”
“陛下有心了,此乃我大明百官之幸,万民之幸!”沈念罕见地拍了拍马屁。
他听到小万历说出此话,便知小万历已有了亲政的心思,且想着通过努力,尽快达到能亲政的能力。
对此,沈念无异议。
毕竟小万历亲政是必然发生之事。
但是,沈念有些忌惮的是,小万历亲政后,若当甩手掌柜,令司礼监权势再增,那对大明而言,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了。
冯保虽然支持新政改革,但在他眼里,永远是将自己的利益排在第一位。
在他心中,可以对百姓好,但前提是不能削弱他的利益。
这与沈念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
此刻,沈念觉得小万历有些急于求成,想要尽快地掌控朝堂。
不过,沈念觉得,依照小万历目前的能力,最多也就是折腾数日,至少两年之内,绝无亲政可能。
……
随即,沈念就与小万历闲聊起来。
沈念觉得可借这次小万历微服巡衙的机会,让一些衙门官员改掉许多坏毛病。
于是,他便向小万历讲起了京师各个衙门的趣事。
比如:通政使司的官员胥吏常有做事拖延的毛病,总是在黄昏时格外忙碌。
比如:太常寺的礼乐表演训练多在放衙后进行,不太忙碌的光禄寺与太仆寺官员最喜去欣赏。
比如:三法司明和暗不和,经常性地因某个案件的审核,拿着《大明律》吵架。
……
小万历听得甚是兴奋。
他最担心自己巡视一圈,什么都没发现,而沈念一番话为他提供了诸多素材。
此举,有助他更易于实现最终的目的。
……
一个时辰后。
在沈念许诺保密后,小万历离开了翰林院。
他之所以寻沈念,并非只是检查一下能否被沈念发现,而是接下来他组建内操军的想法,需要沈念的参与。
这些计策都是冯保教给小万历的。
有些事情,沈念若能同意,三大阁老同意的概率将会增大许多,而即使三大阁老不同意,沈念也有能耐说服他们。
冯保一直不太喜欢沈念。
因为沈念“民为贵”的思想太重,且许多事情都与他对着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