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行为迅速便传遍了京师,无数读书人都对这番行为甚是赞赏。
不惜命而告内阁首辅,此等书生英雄气,是无数书生士子所崇尚的。
很多人觉得,王世贞是在做一件名垂青史的事情。
一些书生士子甚至跑到大街上,学王世贞那样高喊着:大明可以没有张居正,但是不能没有公理!
眨眼间,张居正再次陷入风口浪尖之中。
……
文华殿内。
小万历得知幕后主使是大明文坛领袖王世贞后,气得直想掀桌子。
高拱之言的真伪,实乃信则信之,疑则疑之。
曾经朝廷盖棺定论的事情,不可能被推翻,比如:是否矫诏?王大臣是否是被冯保指使?以及张居正到底有没有贪墨?
小万历考虑的是全局得失。
无论张居正与冯保有没有错,都必须查之无罪。
因为,当下的外朝不能没有张居正,内廷不能没有冯保。
而今,朝野上下,舆论滔滔。
若幕后主使是一般人,朝廷先给其定一个“图谋不轨,扰乱朝纲,散布流言”之罪,然后小万历命人重查当年事后,很快就能还张居正与冯保清白,这样的调查结果,至少能让大多数人信服,努努力,至少能体面收场。
但王世贞是文坛领袖,在官场亦有一定威信。
如今的他,已经搅得两京十三省都在议论此事,除非高拱复活称自己是胡言乱语或王世贞能够低头认可朝廷的查案结果,才有可能解决此事。
不然,即使朝廷的调查结果出来,也会有很多读书人持怀疑态度。
他们觉得,大明文坛领袖不惜命而传播此事,定然不会撒谎。
小万历总不能为了此事,将张居正与冯保的家宅都翻一遍,将戚继光押回京师提审。
有些事不上称没四两重,上称了一千斤也打不住。
圣人的子嗣还是财迷呢,更遑论更多读书人。
张居正不是圣人,固然有缺失,但此刻却绝对不能被这些人打倒。
小万历想了想,看向一旁前来汇报消息的石青。
“石青,将翰林院史馆编撰的先帝实录与王大臣闯宫案的结案卷宗,还有元辅写的奏疏统统让王世贞通读一遍,当下,唯有让他低头,认可朝廷的结果,写出认罪书,才能平息这场乱局!”
“是!”石青重重拱手。
小万历缓了缓,又道:“告诉曹威和吕海,不得对涉及此事的任何人动刑,一旦动刑,那群书生恐怕骂得会更厉害,这些人的嘴巴非常臭,早知就同意元辅封禁天下书院了!”
小万历非常气恼。
当下此事闹得,他已经不知该如何收场。
小万历又看向冯保。
“大伴,你与元辅都不可去诏狱,不可去见王世贞,你们一旦出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