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十,辽东传来军情捷报。
在辽东总兵李成梁统筹、商贸使沈懋学的谋划布局与带领下,辽东边军在新安关市集全歼土蛮部落二百八十五人。
小万历与朝堂百官闻听此消息,都甚是兴奋。
当下,大明的对外政策是:不引战但也不惧战。
得益于朝廷政策的强硬,张居正给予边将的指示强硬,才使得大明北境之军无所畏惧,敢打敢杀。
类似土蛮族这样天生反骨的部落,唯有痛击,才能使得他们心生畏惧,才能令边市稳定,令北境太平无战。
当即,小万历便下旨对李成梁与沈懋学进行了表彰与厚赏,并命厂卫们将此事迅速传到民间。
李成梁北境歼贼在百姓心中不算新鲜事。
但大明万历五年的状元郎、名满天下、甚至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儒沈懋学以自己为饵,带领边军,执行灭贼行动,在保护市集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能全歼土蛮入侵者,那就是大新鲜事。
此宣传,不但能扬大明国威,还能令大明许多读书人更愿意投身军伍之中,建功立业。
故而朝廷必然会大力宣传此事。
……
十一月十二日,午后。
天气阴寒,北风呼啸,不多时,一场大雪便席卷了整座北京城。
翰林院侍讲学士厅内。
自认身体强壮,不喜屋内点炭盆的沈念,冷得都不由得命人点上了炭盆。
厅外。
大雪如鹅毛一般,纷纷扬扬,眨眼间便是一片雪白。
往昔,年底下雪皆是吉兆。
官员们都会上奏贺瑞雪,但近两年,冬季甚寒,一落雪,便是大雪,直接就造成了雪灾。
今日这场雪,酝酿许久,来势汹汹。
足以使得道路断绝,漕运停滞,粮价飞涨,甚至导致许多底层百姓冻伤冻毙。
一个时辰后,雪越下越大,天气也愈加寒冷。
坐在厅内处理公文的沈念,先是收到小万历命内侍送来的两个紫铜手炉、两筐红箩炭(御炭,无烟、火力强、耐烧)。
然后又相继收到了内阁命人送来的一个锡炭盆、一套精致茶具。
还有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王锡爵命人送来的三筐桴炭(杂木烧制,烟量少于普通木炭)。
朝堂百官,无一人有此待遇。
此乃对沈念总能为朝廷出谋划策的奖励,特别是对其刚刚解决李太后与小万历矛盾的奖励。
翰林诸官皆羡慕不已,但又觉得此乃沈念应得的赏赐。
……
近黄昏,放衙时刻。
雪深盈尺,且仍在下。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