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改革之功劳,沈念稳居第二,且功劳比第三名到第十名加起来都要厚重。
当即,沈念便一跃成为了正三品高官。
不过小万历有特别交待,沈念仍将以翰林院常务、经筵日讲,起居注等事务为主,陪侍御前。
然后,采取双衙轮置的方式,每月在户部待上十天左右,处理户部事务。
这种办公模式,在当朝并不算稀有。
依照沈念与殷正茂的配合默契度,做起来根本不会有压力。
与此同时。
小万历下达了裁撤票拟司的御旨,并对十八名票拟检详官进行厚赏,表彰他们这十个月来对朝廷做出的贡献。
……
九月二十八日,入夜。
吕调阳与马自强在京师的最后一日。
沈念带着两本珍藏已久的宋版书籍,率先来到吕调阳的宅邸。
明日一早,百官都会去送行,但沈念与二人关系皆不一般,故而来看望他们一番。
每人赠送两本宋版书籍。
吕调阳听沈念来访,直接命人将沈念带到了他的书房。
“学生参见恩师!”沈念重重拱手。
吕调阳乃是沈念任庶吉士时的总教习,二人有师徒之谊。
褪去官袍的吕调阳显得和蔼许多。
他一把抓住沈念的手,未曾说话,然眼泪先流。
“子珩,老夫这辈子做的最难堪的一件事情,就是对你评价有误,你是老夫这辈子见过的最好学生,老夫惭愧啊!”
当年,吕调阳那句“沈念入翰林,其父之功,半也”,令沈念背着“沈半士”之名,差点儿没有在翰林院待不下去。
“恩师,都过去了,都过去了!”沈念安慰道。
“来,来,来,咱们小酌一杯!”吕调阳热情地招呼道,他对沈念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对他比对自己的亲儿子都要亲。
随即,二人便开始闲聊起来。
约半个时辰后,沈念站起身来。
吕调阳拉着沈念的手,最后交待道:“子珩,高处不胜寒,你锋芒外露,树敌无数,以后很有可能被一些官员针对,你记住老夫一句话:大明只有一个柄国权臣张太岳,你不能成为第二个张太岳,待陛下亲政,你要隐藏锋芒,向皇权彻底低头,方能自保,方能善终。”
“学生受教了!”
沈念知晓吕调阳是为了他好。
但以后他的仕途如何发展,他还是遵从本心,将天下百姓放在第一位,不然他就白白重活一世了。
……
随后,沈念又来到了马自强的府邸。
相对于吕调阳,沈念与马自强的关系更好,在入翰林院之后,马自强一直都是他最有力的靠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