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后,吕调阳与马自强在辅政上过于保守,远逊于张居正。
这一点儿,朝野皆知。
这次。
小万历与户部出现争端,二人要做的是立即调解君臣矛盾,但他们根本无法控制大局。
在小万历下达口谕,令二人在一日之内劝服殷正茂与户部诸官后,二人不但没有做到,反而使得户部大罢工,又加剧了矛盾。
菜,是原罪。
吕调阳与马自强虽在朝堂是勤勉正直的典型,但对于一名阁臣而言,最重要的是主政能力。
六部官员,对二人不满者甚多。
反观殷正茂这次的做法,并没有令官员们觉得有问题。
殷正茂作为户部尚书,有守太仓库之责。
他没有以请辞相逼,没有跳金水河,没有半夜磨刀吓唬将二十七万两银取走的冯保,已经算得上非常克制。
他尽到了户部尚书之本责。
这一刻。
许多官员都意识到近日朝堂出现的问题,内因实为吕调阳与马自强能力不够,精力不足。
而欲彻底解决这类问题,似乎只有请张居正返朝。
去年十月初十,张居正离京丁忧,到此刻已经有十个月。
这十个月,无论是朝局的稳定性,还是考成策、给驿条例、丈田的施行,都不如张居正在朝之时。
很快。
便有官员上奏,附议请求小万历夺情起复张居正。
当然,仍有一些反对者坚称夺情乃大不孝之举,为臣者必须要丁忧二十七个月,少一天一个时辰一刻钟都不行。
……
八月十二日,近午时。
通政使司前厅。
诸多官员因投递奏疏而聚集在一起。
“夫孝者,百行之冠,万善之始,我朝以孝治天下,丁忧二十七月,乃太祖定制,张公位列元辅,应以身垂范,绝不可持功坏礼!”礼部一名年约五十岁的主事摇头晃脑,拉长了声音说道。
他在此发言,乃是想为所有赞成张居正回朝的官员上一课。
这时。
一名年轻的科道官白了他一眼,说道:“刘主事,当下不是张阁老欲回朝,而是朝廷不得不使得张阁老回朝!除了张阁老回朝能安社稷,能稳新政,能解决当下买办银之事,还有别人可解吗?”
刘主事挺起胸膛。
“京师之内,有文武百官上千人,岂无贤良可托?难道没有张阁老,大明朝局便将倾覆,其他官员都是尸位素餐之官吗?你……此话,乃是在讥讽天下士大夫碌碌无为!”
“刘主事,莫扣罪名,我没有讥讽天下士大夫,我就是讥讽你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你若能将陛下与户部的矛盾解决,若能使得内阁重回正轨,六部有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