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此决定可拟旨告知地方!”
说罢,小万历环顾四周。
众官员都不再发言。
此事属于亡羊补牢,且即使严惩,也最多训斥张居正两句,让其在民间的名声臭一些而已。
张居正正在丁忧,小万历根本不舍得训斥他。
“好,此事就这样定了,不得再议!”
小万历缓了缓,接着道:“朕知当下朝廷对九边将帅过于恩宠,常年以来皆是小错小过不究,能打胜仗即可。然这样做也并没有错,若辽东失守,朝廷近几年靠新政攒下来的银子全都将被充作军费,甚至还不够!”
“至于是否遣使前往北境巩固与鞑靼人的关系,朕也很纠结。谁能想出一道策略,在不损国体的情况下,保证北境无战,如此,朕就能对李成梁之事不加宽恕,公事公办,以此使得九边将帅皆不敢以私忘公,不敢仰仗军功而傲慢犯错!”
此话一出,小万历将问题丢在了众人的头上。
唰!唰!唰!
这一刻,官员们都看向沈念。
他们觉得这种两全其美的“奇策”,只有沈念能够想得出来。
沈念感受到众官员的目光后,直接低下了脑袋。
此刻,他心中无策。
即使有策,他也不愿说。
被百官经常这样依赖,官员们将会逐渐失去思考国策的能力,沈念在众人不断的期盼中,将会越来越累,大概率英年早逝。
就在这时。
掌翰林院事、翰林侍讲学士申时行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策!”
唰!
小万历与众官员都看向申时行。
申时行挺起胸膛,高声道:“陛下,遣使议和,有伤国体,然若遣使经商,便是扬我国威了!”
“当下,北方商贸正兴。臣建议,朝廷可新置商贸使,入鞑靼,与鞑靼各部商讨贸易互市合作之策,在边境开设更多贸易关口。”
“主动与我们交好者,便增开市集,不断挑衅我们者,则拒与其有贸易往来,辽东区域的土蛮人之所以不断侵袭辽东,其主要目的就是想与我们互市。我们的茶叶、布匹、丝绸、瓷器、酒水、药材都是他们眼中的宝贝。我们可通过此方式,孤立侵扰边境的部落。”
“打仗,我们能赢,但是以损失大量人力物力为代价,但是经商,我们是那些鞑靼人的祖宗,我们闭着眼睛都做不了赔本买卖!”
……
听到此话,小万历与众官员的眼睛都亮了。
这还真是一道良策。
大明完全拥有以贸易制裁与孤立鞑靼各个部落的能力。
且这样做,能使得鞑靼各部对大明越来越依赖,久而久之,大明想扶持谁就能扶持谁,想让谁吃不饱肚子就能让谁吃不饱肚子。
“好计策!”小万历忍不住称赞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