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明书”。
与此同时。
工部也在筛选有资格拿到奖赏的匠人,此奖赏,将在新任河漕总督潘季驯到来后,由他亲自确定人选,由他来分发奖赏。
此乃小万历特意安排的。
目的自然是为了提高潘季驯在一众治河匠人心中的威信。
缘于国子监生的参与。
治河一下子变成了京师最时尚之事。
京师书铺内,一些治河治漕书籍文章与黄河、运河、淮河的河道堤坝简图,全都售之一空。
无论是书生士子还是贩夫走卒,在街头巷尾、酒楼茶肆闲谈之时都会聊一聊治河。
一些孩子在街头玩耍之时,手持木棍都在画运河和黄河的形状。
就连歌伎胡同的大尺度说书人。
也将一个个书生与名妓相恋的话本故事改成了汉朝王景治河、宋朝三易回河等治河故事。
此等氛围,让人感觉到似乎是:全民治河。
沈念非常喜欢这种氛围。
往昔治河,皆是河漕上的事情,百姓丝毫不知,朝廷只要结果。
而这次朝廷拿出了态度,拿出了银钱,并使得百姓对治河有了兴趣。
日后治河,定然是全民监督。
如此,河漕之上将会减少许多面子工程与贪墨之事。
此乃百姓之福。
……
五月初十,五更天,安澜大会前期展会正式开始。
棋盘街上,五百多个摊位立于两侧。
摊位之后。
匠人们身穿工部发放的匠人衣衫,监生们统一身穿灰白色长衫站在匠人的侧后方。
摊位上方或后方。
有匠人们发明的治河器物,有河漕沙盘,有治河书籍,还有监生们撰写的“说明书”。
小万历令光禄寺为匠人与监生们准备了米粥与肉饼,作为早餐。
处处都彰显着朝廷对治河之事的重视,对这些治河匠人的尊重。
工部已提前贴好告示,号召全民思索治河之策,发明治河器具,有奇思妙想者,汇禀工部,将有重赏。
于是乎。
天刚刚亮,棋盘街的安澜展会上便挤满了百姓。
有猎奇的,有献策的,有求知的,有为撰写小报消息而来的,还有只为看匠人与监生之组合的……
人潮汹涌,甚是热闹。
在此等氛围下,朝廷这次的治河之举若还是雷声大雨点小,那就丢大人了!
……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