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小万历、吕调阳、马自强这三位能掌控朝堂的人,会先解决官员们的争吵与弹劾,让朝堂先恢复正常,然后再处理此事。
哪曾想,这三位主打一个不管不问,让官员们使劲折腾,使劲闹。
沈念顿时忍不住了。
他这道奏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火上浇油。
但这就是沈念的目的。
火上浇油,有时并非对解决问题无益,反而能使得问题迅速走向结局。
而让此事走向结局的办法。
就是小万历与李太后必须站出来表达意见,要么让殷正茂等人妥协,要么他们妥协。
吵一架,辩一场,了解了彼此的底线,没准儿就能让此事结束了。
戚继光选择撤回奏疏,打道回府,就是沈念的这道奏疏让他觉得,坚持坚持,没准儿还会有胜算。
很快。
诸多官员开始写奏疏攻击沈念。
沈念直接放话:写奏疏太麻烦,不如就在票拟司辩论,他愿与所有持不同意见的官员辩一辩,到底谁是贤臣,谁是谀臣。
沈念此举,不是为了与这些人辩,而是等待小万历开口。
官员们听到沈念敢如此大放厥词,当即并未选择直接当面论辩,而是在衙门内思索对策,打起腹稿来。
沈念嘴上的攻击力惊人,官员们都有些忌惮。
就在这时。
殷正茂、三法司的三大主官、王锡爵都来到了票拟司,愿与沈念站在一起对抗那些轻惩者。
片刻后。
翰林侍讲学士申时行也来到了票拟司,表示支持沈念。
他的到来让众人都感到意外。
申时行的“不粘锅”能力练得出神入化,自那道票拟后,基本就没有发过声。
他也有说不出的苦衷。
在沈念高调宣称要与一众“谀臣”在票拟司论辩后,翰林院的王家屏、王锡爵、赵用贤、王祖嫡等人都要跑来支持沈念。
这些人一去,翰林院将空一大半。
不仅导致馆事无人做,还显得他这个“掌翰林院事”的侍读学士被架空了。
于是,申时行便拦住他们,自己作为代表,出现在了票拟司。
他虽遇事爱打太极,但还是顾大局,知轻重,愿意为翰林院做些牺牲的。
……
这时。
李太后寝宫,慈宁宫内。
李太后、小万历、冯保都黑着脸。
冯保知晓“戚继光快要走到通政使司时看到沈念的奏疏又回去”后,简直气炸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