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6章:五十万亩!殷正茂:老夫距离入阁又近一步 (4/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考官王锡爵很是兴奋地望着考生们脸上的表情。

    他觉得,考生们看到这道殿试之题,脸上的表情绝对会非常丰富。

    因为换作当年参加殿试的他,来答这道题,都不一定能答得合格。

    果然。

    不到片刻,便有多名考生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小万历拟定的这道殿试题足足有一百多字。

    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以河南假丈田之事为例,详论加征田赋之利弊。

    许多考生都猜到殿试可能会考近日的河南假丈田之事,但他们将考题重点押在了丈田法的意义与价值之上,根本没想到会考加征田赋之利弊。

    此题的难度在于——

    在很多考生眼里,加征田赋乃是朝廷国库窘迫时,最快的救急方式,非常正常。

    但若结合河南假丈田之事,此类用假步弓变相导致加征田赋之事,显然是不可为之事。

    这让许多考生都不知该如何动笔,皇帝到底是想让他们答利还是弊,很难决断。

    虽然殿试之题都是言之成理即可,没有对错。

    但此道题的切入点非常难写,论据也非常难以引经据典,和往常殿试之题完全不一样。

    眨眼间,一刻钟过去了。

    竟无一人动笔。

    好在殿试的时间足够长,要求是:殿前对策,至晡而出,即申时(下午三时到五时)才能交卷。

    不多时,王锡爵看到一名书生动笔了。

    临川汤显祖。

    他对汤显祖有印象。

    这类经常与田间百姓打交道的考生,反而更易知晓如何写,也敢于下笔。

    这道题的关键,就是站位。

    站在旧制旧规之上,站在士大夫官员的利益之上,站在朝廷短暂的利益之上,去论述,都难以答出上上之论。

    而站在大明江山长久稳固的标准上立意,方能写出一篇好策论。

    在汤显祖动笔的同时,本届状元的最大热门沈懋学仍在凝眉思索中。

    张嗣修与吕兴周,这两个向来都是以士大夫利益去思索问题的官二代,更是有些不知所措,数次提笔,数次放下。

    ……

    而此刻,内阁值房内。

    内阁首辅张居正与内阁次辅吕调阳看到殿试考题后,都有些懵。

    他们的儿子参加殿试。

    二人虽然避嫌,但在家里定然还是会指点一番。

    毕竟此乃光耀门楣之大事。

    父亲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帮助儿子,理所当然。

    他们的儿子若考不好,他们也会感到丢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zaiwanlixiuqijuzhu/read/97/30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