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9章:州县困境!宁为七品京官,不作一县之宰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因为这种“故事”,他们的生意比往常翻了好几番。

    沈念的父亲听到后,知晓这些故事都是杜撰,但无伤沈念名声,便没有揭穿。

    不知不觉间,沈念已成为了钱塘县最有名的官员,且还有同乡文人将他视为钱塘县新政派领袖。

    这些,沈念皆一无所知。

    ……

    十一月初三,常朝之上。

    通政司当值官宣读了翰林院与国子监两大衙门共同总结的百家议政后各个衙门官员为新政建言献策、地方州府各个书院端正学风的一系列举措。

    朝野上下,俨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就在大家都沉浸在大明正在中兴的喜悦中时,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姜庆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

    “三日前,臣曾呈递奏疏言《考成法之安民策》的执行情况,不到四个月,被降职罢黜的通判、推官、县令、县丞等高达一百五十余人,且呈现越来越多之趋势。”

    “臣汇禀之后,陛下批阅称:有进士用进士,无进士用举人。然臣以为,此非根治官员不愿做州县官之良策,长此以往,恐怕举人都不够用。”

    “多个地方巡抚、总督、布政使都称若严苛依照考成法与安民策执行,州县恐无百姓父母官。”

    “有候补官员称‘入县令为畜生道,入判司为饿鬼道’;还有官员称‘州县官俸薪无几,而一应公费皆出其中,甚至借贷以应上官’,更有甚者称‘宁为七品京官,不作一县之宰’……”

    “当下,朝堂候补官皆不愿做州县官,有人甚至托病拒绝,安民与考成,难以两兼,臣恳请朝廷能再议良策,解此危局!”

    官员们听到姜庆的话语。

    有的皱眉深思,有的望向远方,还有的则是强忍着没有笑出声来。

    所谓“入县令为畜生道,入判司为饿鬼道’,出自唐代文献《唐语林补遗一》,乃是对州县官的一种调侃。

    地方县令直面百姓,负责全县政要,劳心劳力。

    不但容易被百姓骂,而且容易被上级官员责罚,如同钻进风箱里面的老鼠,两头受气,故而将其比作畜牲道。

    至于判司,即州郡属官。

    与县令地位相似,俸禄微薄,极难出头,还要经常为上官背锅,故而被称为“饿鬼道”。

    地方州县官,即百姓的父母官。

    当下。

    他们是大明最难做的官员,故而许多官员调职都拒为州县官。

    ……

    沈念站在下方,听完后,全都明白了。

    随着安民策的施行,州县官要在催税的同时,不得罪百姓,确实很难。

    考成法要求税收数额,安民策要求以民为本,二者必须兼顾,才能得上等考绩。

    但二者完全兼顾,几乎不可能。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zaiwanlixiuqijuzhu/read/97/30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