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销量的最高记录是多少么?”
无人回应。
谁吃饱了撑的去记这种数据啊?
他们心里腹诽着,却不料河出静子如数家珍般一一报了出来。
“1952年发行的《多肉物语》,当年总销量41.3万册,迄今累计销量123.1万册,实体书单年销量排行榜第874位,总销量排行榜第74位.”
“这是我们《文艺》至今为止销量最好的实体图书,一本售价800円的简装单行本,一本由已故作家于43年写的科普向图书。”
“知道《且听风吟》现在卖出去了多少册吗?两个多月时间,累计销量49.2万册,两个多月!仅仅两个多月!它的销量就超过了我们最好单行本的年销量!”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平时不怎么看书,也不怎么关注公司那些新书的数据。是,公司的收入大头主要还是来源于《文艺》杂志和部分的影视改编,与其把资源倾斜给新人,不如力捧那些老作家的成名作来得轻松,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吧?”
取缔役们没人敢接话,但事实不就是如此吗?
河出静子了四年时间,大量金钱投入在新人作家上,然而结果呢?
文艺新人赏和其他四大新人赏比起来,就像是个笑话。
文学界甚至有“如果你觉得自己拿不了顶尖新人赏大奖,那就考虑考虑文艺新人赏吧,他们喜欢买彩票!”这样讽刺文艺新人赏的话。
“《人间失格》,在没有进行任何连载的情况下,只靠着北川老师老书的口碑,在贸然跳槽至我们河出书房,备受舆论质疑的环境下,发售的头两天就卖出去了9万册!还供不应求!”
河出静子啪的一下,用力按在了那份她了一上午草创的衍生企划上,一字一句对底下的人说道,
“就在昨晚和今天上午,发行部临时加印了20万册,大部分已经送到了各个书店内,开会前我刚接到最新消息,其中的10万册已经卖完了,估计剩下的10万册撑不到今晚。”
她的声音不大,但会议室里过分安静,回音一阵接着一阵,听起来很是诡异。
这下,所有取缔役都目瞪口呆了。
他们以为自己听错了。
“社、社长.您是说《人间失格》可能今天会卖出去20万册?!”
即便消息来自河出静子,他们都有点不敢相信。
一天20万册?
文学界历史上有过类似的事情吗?
仔细想了想,好像暂时想不到同样的案例。
这可是一天20万册,不是2万册
“大概率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河出静子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们一眼。
全场哗然。
“所以,小栗常务,如果这都算冒进的话,你能告诉我什么是不冒进?”她猛地起身,目光狠狠射向那名女常务。
小栗常务现在恨不得把头缩进地底。
沉默了好一阵后,她用尽全力挤出了几个字:“我我赞成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