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适。
他们知道这个年轻人在三年内就彻底颠覆了日本文坛。
但那又如何?
文坛和政坛,终究是两个平行世界,笔杆子还能大过权力么?
身为堂堂的文部省大臣,未来的众议院议长,居然向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文人卑躬屈膝,丢脸!
町村信孝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在众目睽睽之下对一个年纪比自己小那么多的人鞠躬,是很不体面的事。
但不体面,总比彻底失去自己的“福星”好吧!
要讲体面,也得有体面的资格才行。
这些桀骜不驯的老头老太,很快就将在这次的交流会上失去体面的资格!
1998年12月18日。
阴转小雨。
寒冷冬季来临,加上绵绵冬雨的侵袭,原本会让许多人不愿意在这个双休日出门活动。
但今天是个例外。
16号上市的《1Q84(官方版)》在仅仅两天内,就彻底引爆了日本全国。
有关官方究竟删减了什么内容,为何要删减的讨论层出不穷,连一秒都没停歇过。
而唯一的答案,北川老师在16号晚上也已经给出。
“去看吧!我把我所有的答案都写在了《1Q84》的完整版里!”
就这么一句话,便让无数日本国民冒着冷风,顶着冬雨,硬是走出了温暖的小窝,在寒风中静静伫立,等待着实体书店的开门。
网上预订了实体书和杂志的读者们本来想在家里等待书籍到来。
可当他们看见一个又一个人跑出去买书,心里的挠痒感便不自觉地升起。
预订的好处是不用再出门,家里等着就可以享受到书籍带来的快乐。
但坏处就是,预订书往往会延迟发放,有时候配送人员不够多,书籍可能还要延期一两天才能送达你家。
这和隔壁后世泛滥的快递行业不同。
日本的快递业起步非常晚,在早期,尤其是90年代,基本没法和国家运营的邮政体系抗衡。
究其原因,还是日本的人力成本太高,你要一个人996甚至007的配送商品,那就必须支付非常高的薪水。
这和快递业专注于压榨配送员和顾客的核心理念相违背了。
一直到日本彻底取消终身雇佣制,改成合同制后,这个行业才悄然崛起。
所以见迟迟等不到预订的书籍,而左邻右舍又欢欢喜喜地从书店里同时买到了12月号《文艺》和《1Q84(完整版)》。
那些读者再也按捺不住,也纷纷从家里跑出来,去实体书店购买了同样的书籍。
这些东西其实也在北川秀的算计之中。
所以当他把这个逻辑解释清楚后,河出静子与斋藤玲奈便欣然同意两本书籍同时发售的提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