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所行所悟之后才能深刻理解所写之物 (1/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1998年的1月,日本国和隔壁韩国的民众,都是在一片哀嚎中度过的。

    97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伤害还在持续增加着,被西方资本劫掠一空的东南亚国家遍地尸骸,国内经济大萧条的景象让人梦回20年代的美国。

    受伤最深的其实是底层民众。

    他们的存款储蓄被侵吞,他们赖以为生的工作被剥夺,他们原本美好幸福的人生被毁掉。

    相比这些普通人,顶层的财阀们实际上只是少了些吃喝玩乐的钱而已。

    再恐怖的金融风暴,都影响不了他们去各种奢侈品店扫购名牌商户货,去各种度假村休闲度日。

    但风暴起来后,财阀们便开始勒紧普通人的裤腰带,让他们来分担自己本该承受的那份痛苦。

    日本的家族式财阀尤为狠辣。

    他们掌控舆论,操纵政府,将自身的矛盾转移给国家,声称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危机,呼吁全民众志成城,一同抵御。

    民众们被说得慷慨激昂,捐钱、捐粮、捐金捐银,配合国家下达的各种政令,即便自己吃不起饭,买不起房,还要各种支持国家政策——

    日本人这种莫名其妙的民族荣耀感让北川秀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吐槽。

    大概这个国家成也因为这点,败也因为这点吧。

    和萧条的社会现状截然相反的是,纯文学市场在丹羽文雄和北川秀领导的新日本文学学会的整顿下,逐渐脱离了谷崎一郎那堆老家伙的影响,向着更健康的方向狂奔着。

    Oricon公司在1月末公布的各项数据里显示,日本纯文学市场总体量从3500万实质购买力提升至4200万,且阅读纯文学的人群已经变的更加多元化。

    以前,纯文学是中产、知识分子和学生党、上班族的心头好,现在,偶尔还能看到三保人群(保安、保洁、保母)都在翻阅纯文学杂志。

    除此以外,昔日的五大纯文学出版社已经被现在的新三巨头所取代。

    排名第一的毋庸置疑,自然是河出书房旗下的《文艺》。

    1月号《文艺》靠着连载《老人与海》又取得了300万+的月销量,稳稳霸占着近十分之一的市场,堪称恐怖。

    《文艺》也是全日本唯一一个能在法国、美国以及灵猫六国畅销的本土杂志。

    只这点而言,即便是早已火出圈的《周刊少年Jump》也做不到。

    排名第二的则是由新潮社、文艺春秋、集英社三家头部出版社,外加十余家中小型出版社抱团取暖组成的新文象出版社。

    新文象出版社的新杂志《新文象》(前身即《新潮》)也借着谷崎一郎最后的热度,取得了不菲的开门红。

    两家头部出版社互相角力竞争市场之余,其他的小虾米们顺势而起,把参与的市场给瓜分干净了。

    这些小虾米中,由讲谈社的《群像》改变而来的《北川》借着第一届北川文学奖的热度,以及《嫌疑人》这本书的出圈,从千军万马里杀了出来。

    当然,目前从体量、销量、盈利情况、作家数量、作品数目等多个维度来说,《北川》都难以和前面两位大哥相提并论。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日本当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zairibendangwenhao/read/97/58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