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情书 (3/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 满头白发,戴着老花眼镜的老一代文学家像是学生般凑过来请教北川秀的意见。

    “这篇稿子的话.立意和文字不错,但用力过猛,过度追求所谓的物哀感,只会让读者审美疲劳,感到厌倦。

    所谓的物哀,是指一种天然让人感受到悲怜、哀伤、感慨的文字。

    不需要什么刻意的设计,只要能在一段文字里让读者感受到创作者的情绪即可。”

    北川秀瞥了眼那份稿子,如实回答道,

    “譬如隔壁在民国时期有一位知名的文学家。

    他写的散文集《野草》中的《秋夜》里,有这么一段原文:‘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虽然语句十分简单,但扑面而来的哀伤气息却让人身临其境。”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那位老文学家拿着稿纸细细品读了一番后,不住点头,无比赞同北川秀的说法。

    鲁迅的这个名句流传至后世,其实已经快被网民们玩坏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一个句子能经久不衰的被人铭记,传颂和使用,就足以证明它让许多人感同身受,让他们的情绪产生了起伏。

    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此处。

    比起影视音画作品,文学作品最难引起人的五感反应。

    但它是最容易触及人心底那根最柔软琴弦的拨片。

    类似的画面,在这几天里,于东京帝国大酒店内反复上演着。

    北川秀受邀成为了直木赏唯一的终身评委,然后跟着一大群这样的老头老太被封闭在了酒店中。

    以前都是他的被人点评,拿去评奖,而这一次,他是作为前辈和评委去点评其他人的。

    这种感觉还挺新奇。

    这也让北川秀进一步了解了这些文学大奖的运作机制。

    未来《北川》肯定要依托北川奖进一步发展,能知晓一些行业内幕也是好事。

    就在北川秀翻阅堆积成山的稿子时,一篇名为《情书》的投稿吸引到了他的注意力。

本章完

我在日本当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zairibendangwenhao/read/97/58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