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17日这两天,街头巷尾都能看到讨论《痴人爱欲》的人。
不过大家在闲聊时,总会冷不丁提一嘴北川老师,然后又碎碎念起让人又爱又恨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大家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又很渴望看到新一期的《文艺》。
就在这种反反复复的纠结情绪下,4月18日到来,4月号的《文艺》也被按时摆放上了书架。
与此同时。
在法国各个城市,法文译本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在网上爆火,浓郁的科技风、高度发展的资本社会,还有像法国乡村般恬静的【世界尽头】小镇都火出了圈。
和日本读者们不同。
法国读者们对【世界尽头】篇章的包容性很大,对它的评价也不低。
大概是这类幻想型题材满足了法国人根植于心的“浪漫”情怀。
没几天,就有好几个法国边陲小镇偷偷把镇名改成了【世界尽头】!
另一边,最热销的还是《追忆似水年华》的实体书。
不像《失乐园》那样,翻译水准不高,也不像《伊豆的舞女》那样,日式元素有点过多。
《追忆似水年华》就像是给法国读者们量身打造的精神食粮,让他们爱不释手,难以忘却。
许多旅法的日本游客,还有日本留学生不禁感慨。
《追忆似水年华》在法国的爆火,类似当初《人间失格》在日本,说是万人空巷,一点都不夸张!
4月18日这天。
3月号《文艺》的总销量数据也被Oricon公司公布了。
最新一期的公信榜上,3月号《文艺》稳坐纯文学杂志月销量年度第二,累计共卖出552.1万册,仅次于1月号《文艺》(《伊豆的舞女》完结章那一期)。
3月号《新潮》紧随其后,累计共卖出482.1万册,也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除了这两位龙头大哥外,其他纯文学杂志的销量就很普通了。
第三位的《文学界》是64.1万册正常数值,只能到两位老大哥的零头。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日本纯文学市场的局限性。
其实对比1月号《文艺》,3月号《文艺》的销量下滑的挺严重。
有近60万册销往法国的情况下,最后还是略逊于1月号,也由此可见大家更喜欢入围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伊豆的舞女》。
不过这种偏见和情况,在当天无数读者翻开了4月号《文艺》后,全部烟消云散!
“春斗”接近尾声,资本家不肯松口,坚持只提高2.5%的薪酬水平,他们还扬言许多公司都要破产了,很多都在辞退工人,愿意加钱的都是“好公司”,你们还有什么不满的?
总工会这边也出现了“工贼”,为资本家们各种游说工人。
最后一番扯皮,工人们只好被迫接受3%的加薪。
20万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