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沈观闭目,再次启动【有限预判】,将变量细化至“死士行动时机与工具类型”。
识海中光影交错,最终定格在一个画面:子时初刻,黑衣人潜入档案库,携火油两坛,意图纵火灭证。
而对方的身份,系统无法识别——但动机清晰无比。
当夜,沈观并未归家。
他换上灰袍,悄然潜入大理寺档案库夹壁暗道。
这是老秦早年修缮时留下的逃生通道,连主簿都不知晓。
他蜷身其中,袖中紧握一枚小巧铜铃——由老秦亲手改制,频率恰好与刺客所用震音相反,可反向激发神经震荡。
子时刚过,屋顶瓦片微响,几不可察。
一道黑影翻落院中,动作轻巧,落地无声。
那人穿着禁军常服,蒙面戴笠,肩扛油壶,直奔库房正门。
他四顾无人,正欲泼洒火油,忽然脚步一滞。
——三声短促颤音破空而来,如针扎入颅脑!
那人浑身剧震,双膝猛然跪地,双手抱头,指节深深抠进太阳穴,口中溢出压抑的惨哼。
沈观毫不迟疑,掀开夹板跃出,一个擒拿锁喉将其按倒在地。
撕下面巾刹那,心头微凛——竟是禁军校尉魏铁山亲信,常年随侍兵部要员出入宫禁!
搜身之下,在其怀中摸出一封火漆密令。蜡封已裂,纸上字迹凌厉:
“事毕即返,勿留痕迹。库中旧档,尽数焚之。”
落款处,一方朱印赫然在目——
裴仲昆私印
沈观盯着那方印文,久久不语。
证据确凿,人赃并获。
此刻只需一声令下,锦衣卫便可直闯裴府,掀起滔天巨浪。
但他没有动。
反而将密令小心收起,从袖中取出一张空白信笺,提笔誊录全文,字迹分毫不差。
随后封入一只空信匣,匣外烙印“急递·御前亲启”,交予早已等候在外的内廷监丞崔允。
“明日黎明前,务必送达。”他声音平静,“就说……有旧物归还。”
崔允凝视他片刻,终是点头,身影隐入夜色。
而沈观转身步入大理寺偏堂,吹灭灯火,独自坐于案前。
窗外雨势渐大,敲打屋檐如鼓点催命。
他摊开一张素绢,蘸墨执笔,开始重绘一幅全新的“军饷流向图”。
笔锋落下第一划时,眼中掠过一丝幽光。
图中脉络清晰:原本指向北境大营的朱线,如今蜿蜒南下,直抵一处早已荒废的盐仓——白茅荡。
此地偏远、人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