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山脉包裹着他,承托着他,运送他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路途一片顺畅,到哪里都没有阻碍。
可是,这里……这里的山脉,还有,这山脉,与海峡对面的勾连,总觉得磕磕绊绊,这里也走不通,那里也过不去……
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会被拦住?
沈乐想不太明白。他只有全神贯注,一点一点排摸,一点一点记住那些有窒碍、不通畅的点:
你们等着!
等我把该找到的东西都找到了,我再来确定那是啥玩意儿!
他死命记录了一阵,从冥想环境当中退出来,打开手机,截图,用手机自带的画图软件一个个标注。
然后,发给顾玉林,附带询问:
“这些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吗?这里面有什么东西?”
“看不出啊!”顾玉林的回复很快就跳了出来。急匆匆的,好像生怕他折腾出什么离谱的事儿:
“你这图太小了!这红点也太糊了!完全没法看出来!——你不是去找碎陶块去的吗?找到就赶紧回来吧,千万别节外生枝啊!
真的,我们对付那边,要文的有文的,要武的有武的,真的不用你冲在前面!”
沈乐只把他的话当耳边风。不过,图太小确实是真的:手机屏幕那么大的宝岛地图,上面点一个点,保守估计好几平方公里。
让顾玉林,或者,随便让家里的哪个工作人员去确认有什么,大概,都太难为他们了吧?
他索性把疑问压在心底,背包上肩,大步往下走。大地在脚下温柔地起伏着,很快把他送到山腰,一条蜿蜒山道的起点。
站在山坡俯瞰下去,大片大片的农田翻滚着绿意,随着悠悠清风摇晃,正是生机最旺盛的时节。
极目远望,似乎可以看到最远处的海天一线,这里是嘉南平原,是宝岛上的第一大平原,也是农业的发祥地,素有“谷仓”、“糖库”之称。
如果先民渡海而来,要找一块地方居住的话,最可能的位置之一,就是这里了……
沈乐复习着来之前刚刚背过的地理、历史知识,甩开大步往下走。蒙古高原上寒风凛冽,刮面如刀,嘉南平原却已经是柔和的春景。
一条条银光闪闪的小河,从山脉流下平原,再与人工开挖的水渠交织成网,给这片土地带来了饱满的生机。
沈乐仔细感应一下陶块所在的位置,整个人没入土里,又是飞快地顺着地脉潜行出去。
如是再三,感觉到目标已经不远,他才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冒出头来。整理整理衣服,假装自己是个来自由行的游客,缓步而行。
春光明媚,稻田与甘蔗田交织,不时还能看到小小的渔船在河道、水塘上面移动,有渔民奋力撒开大网。
沈乐心情舒畅,仰头迎接着柔软的春风,情不自禁地轻声哼唱起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一边唱着,一边感应着目标的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