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把自己收拾出个样子来的沈乐,有点紧张,有点别扭地,和师兄一起坐到了李世民面前。
“……所以二位乃世外之人?”
这就能解释了,为什么那个年轻一点的道士,对他的态度那么奇怪。李世民暗暗点头,继续听下去:
“所以两位来此,是为了……?”
“哦,其实是为了收集五金精英。”楼云自从沈乐回来,就和他紧急商讨了一轮。
在沈乐的建议之下,主要是得到了“秦王将来肯定会当皇帝,这时候不讲实话,什么时候讲实话”的判断,他又紧急飞剑传书向师门报信。
此时此刻,他已经拿到了授权,在秦王面前滔滔不绝,半点也不心虚。
他把前因后果讲了一遍,哪怕以李世民的见识,听到这么个长长的、可以说是离奇的故事,都有点儿发呆:
“此番下山,是为了收集……五金精英,”他飞快瞥了一眼帐篷角落乱七八糟的矛头剑刃,假装不经意地挪开目光:
“镇压……阴晦之气,让山川社稷,在遇上大灾大难的时候,不会大量滋生厉鬼恶妖?”
“正是。”楼云恭敬拱手:
“殿下若是不信,我们可以施法,让殿下亲眼看看战场沉积的戾气恶气,再看看镇压、化解的效果。殿下?”
殿下的目光往旁边转了一转。沈乐努力板起脸,装作十分严肃的样子,跟着点头拱手:
“是的!用来镇压的瓷塔,是我负责烧制的。殿下如果有空,有人手、有瓷窑,我甚至可以现场烧一窑,证明给你看!”
……现场烧一窑就不必了。李世民仔细观察了一下眼前两个人的神色,大概已经有了判断:
他们说的是真话,至少,是他们认为的真话。他微微一笑,起身拱手: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两位道长,稍施妙手吧。能够略略安抚地气,让亡者安息,也是功德一件。”
他大踏步走出营帐。帐篷里,沈乐目送帘子落下,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已经被师兄一巴掌拍在背上:
“怎么说话呢?跟秦王殿下说话,怎么‘你’啊‘我’的?!”
“啊这……师兄我太紧张了,一紧张,我就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李世民似乎真的把他们的话放在了心上。第二天,就有一位身着青色官袍、气质儒雅的文士,步履沉稳地踏进两人的军帐:
“打扰两位道长了。在下姓杜,名如晦,奉殿下军令,带人助两位道长疏导地气、安抚亡魂。”
沈乐双眼一亮:
杜如晦!
初唐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房谋杜断”的杜如晦!
有他帮忙,收集五金精英什么的,几乎用不着楼云和沈乐自己要死要活,踏遍整片战场。杜如晦直接拿出地图,铺在两人面前:
“以二位道长看来,虎牢关战场应该如何安抚,‘镇煞瓷塔’又该设立在何处?”
楼云皱着眉头盯住地图。这地图在将领眼里,或许已经足够详细,可以让他们照着地图指挥谋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